
工信部召開重點船舶配套企業座談會
據中船集團消息:接單難,交付難,產品價格不斷下降,船東經常指定使用國外品牌產品……當前船舶市場不景氣,船舶配套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為全面落實《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幫助船配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實現破局發展,7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在四川省資陽市召開了全國重點船舶配套企業座談會。全國20余家重點船配企業負責人與中介組織、金融機構、企業集團、科研院所代表一起,交流經驗,共同研討應對危機之道。會上,工信部裝備司還就正在研究制定的支持船配業發展的11項政策措施和2012年船舶配套業自主創新指南征求了與會代表的意見。
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指出,今年上半年船市延續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低迷狀態,無論造船企業還是船配企業的新接訂單都急劇減少。這預示著,“十二五”期間,船舶工業的發展將不再具備“十一五”期間良好的外部條件。因此,產業發展必須因勢利導,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改變以往“重造船輕配套、重引進輕創新”的做法。在新的歷史時期,船配企業必須改變發展思路,大力加強自主創新、著力打造自主品牌、切實提升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服務,以取得新的突破。
成本品牌無優勢,生產經營陷困局
今年以來,國內船配企業普遍遭遇接單難問題。其中,作為船配業重中之重的柴油機制造企業,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這一方面是因為近幾年新上馬的柴油機產能正在逐步釋放,但由于缺乏規模效應,生產成本下降空間有限,競爭力偏弱;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外廠家采用低價策略搶占中國市場,造成競爭加劇。據參加本次座談會的中低速柴油機生產企業負責人反映,今年上半年絕大部分企業新接船機訂單量同比大幅下降,個別企業甚至沒有接到1份訂單。而且,由于價格下降明顯,企業即便接到訂單,日子也不好過,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
其他配套產品制造企業經營形勢也不樂觀。甲板機械、船用曲軸、增壓器、儀器儀表等生產企業的訂單量明顯下滑,難以滿足產能需求。一些企業負責人反映,由于船市轉入買方市場,船東的話語權加大,他們經常指定選用國外品牌產品,導致國內自主品牌產品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受此影響,有甲板機械制造公司出現合資品牌甲板機械產品訂單不降反增、自主品牌產品訂單數量及價格都急劇下滑的情況。
此外,船廠交船難的壓力已經部分傳導至船配企業。目前,資金回收困難、船廠延遲或取消配套產品訂單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影響了船配企業的生產節奏,而且占用了其流動資金,造成現金流吃緊。
加強研發提實力,開拓市場避風險
面對危機,船配企業市場意識普遍增強,正在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為了與國外知名品牌產品爭奪市場,國內一些船配企業加快了新產品研發的步伐。比如,滬東重機有限公司不僅加大了新產品研制力度,還與哈爾濱工程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船舶動力研發平臺,力求攻克柴油機關鍵技術難關,提升核心競爭力;而原來主要生產挖泥船發動機的南車玉柴四川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則瞄準市場需求,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缸功率超過500千瓦的NY9320大功率中速發動機,該型機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為解決單一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一些企業不約而同地嘗試由設備加工制造商向系統集成商轉變。鎮江中船設備有限公司開始進軍動力集成領域,努力拓展市場空間;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公司正在發展船舶電氣系統集成業務。同時,由于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目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而且其是“十二五”時期國家的發展重點,一些船配企業主動調整產品結構,進軍海工配套市場。還有一些企業加強了關鍵零部件及二輪配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
同時,許多企業已清醒地認識到,與國外品牌相比,其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他們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化管理,改進工藝,提高質量,加強售后服務,力求讓船東放心選用國產船配產品。
此外,很多船配企業開始大力發展非船業務,以提高應對單一市場所帶來風險的能力。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成立了生產、技術、經營三位一體的分離器公司,準備憑借快捷的反應速度擴大其在陸用產品市場的份額;陜西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積極進軍核電和海外陸用電站市場,并獲得數億元的訂單;宜昌船舶柴油機有限公司也在推進業務多元化,目前其第二大業務——能源裝備的訂單有較大幅度增加;南車玉柴更是在汽車、機車、船機、陸用發電等四大領域的中高速發動機市場全面開花,有效規避了船機市場急劇下滑帶來的風險。
創新之路是方向,政府引導不可缺
雖然加強研發、加大自主品牌創建力度已成為船配企業的共識,但大家普遍反映,在新產品及關鍵技術研發、自主品牌創建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困難,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
一位船配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要大力倡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模式,鼓勵船配企業、造船企業、船東、科研院所共同開發新產品,比如,組建國家級船舶動力技術研發中心。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行業優勢,加快新產品研發進程。同時,政府應加大對船用設備研發的支持力度,可以安排一些科研計劃,以國家投入為導向,帶動企業增加科研經費投入。此外,自主品牌的創建需要一個過程。一些企業雖然成功開發了自主品牌產品,但目前市場對其的認可度不高。對此,政府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鼓勵船東優先選用國產船用設備及配件;同時,還應支持船配企業進行全球售后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自主品牌船配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一些專家還強調,國家應從整個船舶工業發展的大局出發,特別要對一些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目標的重點船配產品研發項目給予強有力的支持,促使相關企業對那些影響配套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加強攻關。

為你推薦
Spherical:2032年全球船舶減振市場將達1117億元

據Spherical Insights & Consulting公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船舶減振市場規模為91億美元,而到2032年預計將達到1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7 63億元)。...
2024-02-18 10:29:00
成本壓力再次形成?--2024年船用鋼板價格分析

煉鋼成本從根本上拉漲船用鋼板價格。從成本端來看,鐵礦石和焦炭等原材料價格堅挺上漲,鋼廠生產成本高企,鋼板價格成本支撐強。...
2023-12-15 09:09:14
需求不斷增長!我國船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我國造船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等關鍵指標的國際市場份額均保持第一,給我國船舶配套市場帶來了很大需求。2023年上半年,全球船舶配套市場規模在240億美元左右,其中我國船舶配套市場占比超60%。
...
2023-08-31 09:01:44
2023,且看船海配套發展新機遇

一是國內擴大內需帶來增長機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3年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由此看,內河及近海運輸作為國內物流體系重要一環,隨著內需拉動,內河及近海配套產品市場訂單有望隨之增加。長期看,內河運輸、海洋旅游、深海養殖、海上風電...
2023-01-31 07:54:06
2023年船板價格繼續下行空間有限?

近年來,價格飆升成為船板市場的關鍵詞之一。作為船舶建造最重要的物資之一,船板市場的發展狀況對造船企業的生存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2022年,我國船板價格經歷了震蕩上漲、大幅下跌、觸底反彈、持續上漲等4個...
2023-01-20 10:39:00
市場新寵,甲醇低速機格局正在悄然被打破!

甲醇作為一種新型船用替代燃料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近期甲醇燃料動力船舶市場持續火熱,眾多船東紛紛斥巨資押寶甲醇燃料集裝箱船。...
2022-11-17 09:51:36
風起了!異軍突起的旋筒風帆

風起了!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現有船能效設計指數(EEXI)和船舶碳強度指數(CII)強制實施和推進后,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風能,必將在航運的綠色低碳革命中大行其道。...
2022-06-30 11:21:13
船用集裝箱式電池儲能系統市場未來可期

由于集裝箱式電池儲能系統能夠顯著提高船舶的運行效率,具有容量高、可靠性強、靈活性高、環境適應性強等多種優點,因而近年間在船舶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多,且“...
2022-01-20 09:32:05
僅占10%市場份額,國內船舶涂料企業困境何時才能突圍?

縱觀涂料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各大涂料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有著各自的發展軌跡。有人潛伏許久,他朝一飛沖天;有人穩扎穩打,只求細水長流;有人破而后立,只盼一夜爆紅。當然,也有人恨鐵不成鋼,苦求發展已久,卻依然不得志。...
2021-11-23 14:56:18
船用低速機何去何從?

碳達峰、碳中和將深刻影響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式。國際海事組織(IMO)也對航運業碳排放提出了要求,這將為航運業、船舶工業帶來重要挑戰。...
2021-11-06 18: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