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散貨市場步入箱體震蕩期
2013-11-11 16:52:26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0月底的兩周里,海岬型船運價在經歷了亢奮的飆升和慘烈的回調之后,逐步止跌企穩,在踏準市場節拍后,或將重新展開溫和的爬升之路。然而,隨著幾大礦商均趕在明年鐵礦石價格踏入漫漫“熊途”之前瘋狂擴大產能,而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去產能當口,未來經濟增速或跌破7%,鐵礦石進口需求增速不穩,海岬型船海運市場將步入箱體震蕩期。
海岬型船運價趨于平靜
經紀行Braemar分析,10月底,受市場運價暴跌的恐慌情緒蔓延影響,船東對于貨主趁勢壓低的運價照單全收,最終拖累運價探底至7.7美元/噸。隨后,有香港經紀人報出一單11月中載運的貨盤運價回升至8.4美元/噸,這顯示,船東正在調整成交價格,對于超低運價有了些許說“不”的勇氣。果然,本周初,西澳至青島航線運價高開在8美元/噸。
與此同時,新加坡經紀行注意到,淡水河谷在隱身數周之后重新現身海岬型船租船市場,給單邊下跌的Cape去程航次運價止跌企穩提供了部分支撐。上周五,圖巴朗至青島航次運價上漲1美元,重回上周初的20美元/噸上方。對于本周市場,一家北京經紀行分析稱,市場恐慌情緒已經消散,船東對于20美元以下的運價已經有了明顯的抵制。
在鐵礦石需求方面,針對中國需求趨緩的勢頭,挪威船舶經紀公司(RS Platou)指出,中國鋼廠鐵礦石補庫存似乎告一段落,導致上周鐵礦石價格承壓,但該經紀行援引一份中國鐵礦石鋼鐵協會的聲明稱,2014年中國鋼鐵產量將上升至8億噸,相比今年預估的7.7-7.8億噸料攀升3%-4%,這額外增加的約3000萬噸鐵礦石將裝滿40艘海岬型船。北極證券也注意到,10月最后一周,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觸及7400萬噸,明顯超出1-9月6700-7200萬噸的月度水平。
前兩周,海岬型船市場的劇烈波動使得船東重操慢航策略。新加坡經紀行認為,澳中航線海岬型船運價破8之后,只有實行減速航行才能達到成本效率的優化,同時,慢航也是稀釋過剩運力的有效辦法,等到運價重新抬頭,若繼續采取慢航將有利于減少市場急漲急跌的巨大波動。
專家分析,海岬型船市場運力過剩狀況正在自我糾偏之中,新一代能效更高的運力逐步成為主力船型,未來數年直至2020年,Cape船運市場將迎來平靜發展期。
船貨雙方的遠期博弈
其實,船貨雙方一直都在互相忖度對方,尋找市場博弈中的有力籌碼。一方面,船東努力盤算著未來市場的供需狀況,以此為前提,根據自身資金能力調整造船計劃,以期把準未來5-10年的市場走向。另一方面,貨主絞盡腦汁地計算著到底是鎖定10年期運力還是更進一步打造自有運力更經濟。
在新造Cape運力方面,澳大利亞礦商明顯落后于巴西的淡水河谷,這與鐵礦石運費占礦商成本比例較小不無關系,除了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的短暫數月海岬型船期租租金曾觸及巔峰的約10萬美元/日,大部分交易日里該船型租金占比礦商成本普遍偏低。然而,由于巴西鐵礦石主要銷售地在中國,運輸距離較遠,運輸成本較高,為實現鐵礦石運輸的規模效應、降低鐵礦石銷售成本以及增強礦石定價靈活性,巴西在打造大型礦砂船(船型 船廠 買賣)(valemax)等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上近乎不惜血本。該國最大礦商淡水河谷旗下包括大型礦砂船以及從世騰泛洋海運(STX Pan Ocean)、阿曼航運(Oman Shipping)和新加坡Berge Bulk等船東手中租下的20年租期運力在內,總共擁有53艘運力。
澳洲三大礦商巨頭從明年起都將遭遇鐵礦石產能增速放緩之困,但目前還未顯現。10月23日,必和必拓在今年首季(截止9月30日)鐵礦石盈利大增23%后宣布調高全年鐵礦石產量預期,由此前的2.07億噸調高至2.12億噸。與此同時,力拓報告稱,公司三季度鐵礦石產量觸及紀錄高點的5340萬噸,同比增加80萬噸。總體來看,2013年澳洲三巨頭和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估計達到10億噸。
與此同時,鐵礦石產量將從2014年起出現嚴重過剩,且這一趨勢最少延續至2018年,這意味著鐵礦石價格明年起將展開漫漫“熊途”。面對這樣的預期,礦廠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都將暫停或延后新廠項目的上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鐵礦石運費在礦商成本核算中的比重就將日益上升。
鑒于鐵礦石盈利縮水至2018年的預期,必和必拓和力拓兩家公司的股東正敦促公司縮減鐵礦石產能擴張計劃及時回報股東現金。然而,盡管市場預期2014-2018年鐵礦石平均價格在80-90美元區間運行,但兩家公司卻趕在明年鐵礦石價格一路下跌之前最大限度迅速擴張產能,短期押注于鐵礦石價格穩定于今年7月130美元/噸的高位直至明年。
澳大利亞礦商在嚴控成本的大環境下將不會新造自有船隊,海岬型船船隊規模將逐步瘦身,市場供需將漸趨平衡。另外,節能高效的新造運力與老舊運力間的盈利差距將被拉大,這將給礦商和擁有更多新型運力的船東更多的運價話語權。海岬型船運價巨幅波動幅度減小會刺激船東和租家更傾向于簽訂多年期的運輸合同,在經歷4年的運力拆解低谷后,船貨雙方都會習慣一個更為平靜有序的海運市場。
中國進口左右市場方向
在整個國際干散貨運市場上,占據西澳至中國的鐵礦石運輸市場份額超過6成的海岬型船即期市場最為活躍。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進口鐵礦石7.435億噸,同比增加約8%。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預測,中國年進口鐵礦石將達到8-8.3億噸,而中國占據鐵礦石進口海運量的81%,這就不難解釋幾大礦商瘋狂擴大鐵礦石產能的動機。
中國經濟正在從依靠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的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向消費型增長轉變。今年的GDP增速預計在7.5%,與10年平均8%-9%的增速明顯放緩,到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向7%靠攏或低于7%。如果預期成真,鐵礦石供大于求與日俱增,鐵礦石價格也將低位徘徊。
此外,中國央行最新發布的報告,傳遞出一個簡單明確的思路:要穩增長,只能維持中性的貨幣政策:而要去產能,就必須保持偏緊的貨幣環境。因此,國內鋼廠去產能之勢不可逆,鐵礦石需求能否繼續上行還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