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雜貨市場:各自出招應付淡市
2014-03-25 16:56:19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漢莎重吊: 看好“私人定制”
重吊船市場上,漢莎重吊其實還是新銳的名字,但它的發展是有底氣的。漢莎重吊由美國橡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橡樹資本)創辦,2012年布魯格破產后,外界的說法是漢莎重吊吞并了布魯格若干艘并吊能力在700噸以上的重吊船。對此漢莎重吊中國區負責人石文河糾正:“其實不能說我們吞并它們的船,布魯格也是由橡樹資本投資的,破產之后我們應該算是有選擇地接管了它們的船舶。”
那么,同樣開展重吊船業務的漢莎重吊,是對布魯格的另一種復制嗎?石文河并不以為意:“布魯格的業務很雜,低中高(船機庫 位置)端市場都有涉及,但漢莎重吊一成立就明確主攻高端市場。”正是這個定位,使漢莎重吊在布魯格一眾需要處理的船舶中,只選擇并吊能力在800噸及以上的船舶。
根據石文河的介紹,漢莎重吊目前擁有24艘重吊船,平均船齡為3~4年,吊桿能力300~1400噸。其中,8艘并吊能力為800噸;7艘并吊能力為1400噸,按800噸以上重吊船的船隊數量看,漢莎重吊列世界第一。
漢莎重吊之所以選擇高端市場,主要是為了避開重吊船的“班輪運輸”現象。傳統市場上,重吊船運輸是完全不定期、不定航線的,而如今市場上,往往采取班輪或者半班輪的模式。根據石文河的介紹,這些新競爭者有27000噸、28000噸甚至30000噸的船舶,船舶重吊能力從原來的幾十噸已經升級到幾百噸。硬要歸類的話,也算是重吊船,但實際其船型的設計更適合班輪運輸,既可運輸大批量散貨,又可運裝重大件,這勢必會搶走一部分重大件貨源,而這些船東開出的運費也較低廉。為了避開這樣的無序競爭,漢莎重吊一成立便決定進駐高端市場。
至于定位怎樣的高端市場,石文河分析說:“目前既瞄準傳統的高端重吊船市場,如反應場、石油、電力公司籌建的基建設備,更瞄準海工市場,如海上風電、海上鋪纜、電纜(產品庫 求購 供應)船等的運輸。”
之所以更愿意瞄準海工市場,在于海工客戶對海洋工程運輸裝備的要求極高,這一要求提高了普通重吊船進入該市場的門檻,這對具有船舶技術優勢的漢莎重吊而言,是“豪吞”市場份額的機會。由于海工項目設備較大,通常一艘船只能運一兩個模塊或器材,這也符合漢莎重吊推崇的“私人定制”運輸理念。另外,海工產品的運費要比一般散雜貨高出至少一倍。面對競爭暫時較小、有“錢力”的高端市場,石文河表示:“值得瞄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