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服業陷入“冰寒”
2016-08-31 16:35:5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自2014年年中開始的原油市場崩盤是數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油價持續低迷致使上游油氣業經營困難加劇,今年二季度油氣業迎來十多年來最“冷”的一個季度。英國石油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凈虧損14.2億美元,虧損環比增長143%;雪佛龍凈虧損15億美元,虧損環比增長206%,為15年來季度虧損之“最”;殼牌實現凈利潤10.5億美元,但同比降幅達72%,創11年來季度新低;埃克森美孚和道達爾利潤亦有不同幅度下降。
上游開采成本萎縮,海工市場持續低迷,衰退、虧損、裁員、縮減成本成為全球油服企業的主題詞。油服三大巨頭斯倫貝謝、哈里伯頓、貝克休斯上半年紛紛報虧,油服全行業陷入虧損泥潭。
全線虧損
石油價格的暴跌已對油服企業的經營造成重大威脅,油服業可謂油氣行業的“重災區”。
二季度,全球三大油服企業經營狀況較一季度更為嚴峻,環比均有大幅下降。從上半年整體業績來看,斯倫貝謝、哈里伯頓、貝克休斯3家企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6.84億美元、80.33億美元和50.78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29%、38%和41%(見表1)。
斯倫貝謝是全球最大的提供油田技術服務的企業,是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幾家傳統大型油服企業中唯一實現盈利的“大佬”。但今年二季度,斯倫貝謝出現了高達21.3億美元的虧損,致使上半年業績轉盈為虧,凈虧損達16.5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0.9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79%。
全球第二大油服企業哈里伯頓為當之無愧的“虧損王”。由于與貝克休斯合并失敗,支付大額賠款,哈里伯頓上半年巨虧56.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5.89億美元),同比多虧854%。
得益于哈里伯頓35億美元的賠款,貝克休斯二季度虧損減少,上半年整體虧損18.9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77億美元),虧損同比增長99%。
從具體產油區域來看,3家企業營收貢獻占比最大的北美地區衰退最為嚴重,貢獻收入同比均減少50%(見表2)。
面對嚴峻業績壓力,斯倫貝謝下調了原油售價,將其主要資本配置到回報率最高的資產中去,并通過裁員削減成本——裁減1.6萬名員工。在裁員降本方面,另兩家企業亦不含糊。2014年下半年以來,哈里伯頓裁減的員工超過1/3,今年上半年裁員約1.1萬人,預計至年底將削減10億美元成本,以實現年度計劃。貝克休斯二季度裁員3000人,截至目前裁員人數達到2.6萬人。
展望后市,斯倫貝謝首席執行官Paal Kibsgaard和哈里伯頓首席執行官Dave Lesar均認為,盡管油氣行業處于逆風狀態,但原油市場和油服行業下滑周期已經觸底。今年以來,原油價格累計上漲22%,油價一度上漲至接近周期低點兩倍的水平。
貝克休斯首席執行官Martin Craighead 態度則頗顯謹慎,他認為,油價至少要在50美元/桶以上,北美市場才可以持續。
整合加快
2005年以來,全球油服行業保持了11%的年銷售額增速,行業營業收入在2014年達到4400億美元的頂點。但持續低油價使油氣生產商和服務商利潤銳減,勘探項目收縮,同時激烈競爭也促使油服行業并購、整合速度加快。
2014年11月,哈里伯頓宣布以34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第三大油服企業貝克休斯,原本計劃于去年下半年完成收購,若合并順利將可能成為超越斯倫貝謝的全球最大油服企業。但是這項收購計劃一直遭遇巨大監管阻力,美國司法部認為涉嫌壟斷。今年5月,哈里伯頓宣布終止收購貝克休斯,以哈里伯頓付出35億美元解約費告終。
繼競爭對手哈里伯頓與貝克休斯尋求合并開始后,斯倫貝謝也于去年8月26日宣布收購油田設備制造商卡梅隆國際,交易達148億美元。斯倫貝謝的收購要順利很多,已于今年一季度完成,預計第一年稅前協同效應可達3億美元,第二年可達6億美元。Paal Kibsgaard 稱,此次并購有利于斯倫貝謝削減成本,精簡供應鏈,“未來油服行業的技術突破,將通過整合斯倫貝謝綜合油藏管理技術及卡梅倫國際的鉆井、流量控制技術等來實現。”
在行業下行周期,為增強核心競爭力,并購重組成為企業抱團取暖的共同策略。分析指出,從斯倫貝謝與哈里伯頓的并購路徑可窺見兩種迥異的整合思路:斯倫貝謝旨在產品和服務多元化,通過收購企業彌補自身短板并形成業務互補,縮短供應鏈,將外部成本內部化,如此對外可提供多樣、“一體化”的服務;哈里伯頓則旨在強強聯合,收購強化企業增長力的明星資產,進而在關鍵技術領域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常規的商業模式已不可行,油服行業已進入核心競爭力比拼的高級階段,優勝劣汰愈加明顯,兩種思路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加強服務對象對其依賴程度。
在油價低迷時期并購的資產并非穩賺,對哈里伯頓而言,運用資產剝離的方式調整資產結構和業務結構在當下也許更為適宜。并購交易失敗后,貝克休斯稱,將利用35億美元“分手費”改善資產負債表,并重組業務。貝克休斯計劃削減5億美元成本,實施業務歸核化戰略,聚焦其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高端制造業務,成為業務更精簡、更專注于油田服務的企業。
平臺休整
根據貝克休斯提供的拉丁美洲、歐洲、中東及亞太地區、北美等產油地十年來石油鉆井數量的變化情況,全球活躍的石油鉆井平臺月均數量削減至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為1560座(2014年達峰值為3578座)。除中東及亞太地區外,主要產油區油氣勘探活躍度幾乎降至十年來最低(見圖)。
拉美地區的鉆井平臺數量降幅最大。其中,巴西、哥倫比亞及墨西哥均已下降2/3;阿根廷下降近40%。截止8月21日的過去一年內,北美鉆井平臺減少481座,降幅接近50%。其中,美國減少394座;加拿大減少87座。
歐洲主要是北海地區離岸石油鉆井,非洲西海岸地區與之類似,去年上半年歐洲和非洲兩地的鉆井平臺數量猛然下降,海上油氣開采,特別是遠洋油氣開采成本增高,在當前低油價情形下,海上油氣開采活動受沖擊更為嚴重。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球活躍鉆井平臺1481座,環比增加74座,同比減少686座。其中,海上活躍鉆井平臺248座,環比變化不大,同比減少51座(見表3)。亞太地區海上油氣開采最為活躍,7月份活躍平臺達到88座。
全球石油消費依舊在逐步提升,盡管石油庫存可能依舊完好,但鉆井平臺的大幅削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原油供應短缺的市場憂慮,油輪運輸市場亦將受到影響。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7月份,全球原油即期運輸市場成交沒有明顯減弱,但各分船型市場運價大幅下降。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7月份中國進口原油運價綜合指數跌穿600點,月底報592.56點,為今年新低,環比下降19.0%;平均672.64點,環比下降17.0%。

為你推薦
2023年全球海工市場回顧

訂單成交波動回落,市場復蘇之路再遇曲折。2023年,海工市場成交122座 艘,共計125億美元,以數量計同比下跌40%,以金額計同比下跌54% 。2021、2022連續兩年恢復性增長...
2024-01-31 10:56:09
克拉克森研究:海工指數創15年新高

反映海工市場租金水平的克拉克森海工指數在2023年上漲27%至106點,僅較2008年的歷史峰值低7%。鉆井裝置、海工輔助船和水下作業支持船在絕大多數地區的日費率已超過2014年水平。預計克拉克森海工指數將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2024-01-11 15:13:52
海工裝備上游市場發展勢頭放緩

在經過2021年以來的持續上漲之后,目前海工裝備上游運營市場上行發展出現放緩跡象。5月份,自升式鉆井平臺和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分別為85%和83%,...
2023-06-14 09:38:32
海工裝備市場繼續恢復向好

年初以來,國際油價盡管有所回落,但是仍處在較高位置,支撐海洋油氣開發。持續增長的海洋作業活動推動海工裝備利用率和租金持續走高。4月底,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達到85%,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2個百分點。特別是用于深水鉆井作業的鉆井船利用率達到93%...
2023-05-10 08:50:43
海上鉆井承包商經營發展開始轉好

2022年以來,國際油價站上高位,海上油氣開發活躍,需求旺盛,海上鉆井平臺利用率和租金水漲船高,目前市場的利好已經逐步傳導至海上鉆井承包商的經營業績,資本市場態度也出現改觀。...
2023-03-02 08:55:49
翻一番,2022年海工市場加快復蘇

2022年,高位油價提振油氣公司投資信心,海上油氣開發活躍度明顯提升,海工裝備運營市場加快復蘇,裝備利用率和日租金持續上升。根據克拉克森數據,...
2023-01-17 09:25:25
克拉克森研究:海上油氣市場持續改善

拉克森海工指數是由克拉克森研究建模、編撰的獨家指數數據,能夠反映海工市場整體租金水平。該指數囊括了主要海工船型的表現,包括了海上鉆井平臺、海工輔助船等,進行加權平均獲取。克拉克森海工指數設2007年1月為初始值(設為100)。...
2022-08-17 15:20:00
未來五年FPSO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FPSO市場在2021年擺脫了疫情的影響,表現強勁。Rystad能源公司的報告認為FPSO市場有望再接再厲,預計在2022年南美國家將繼續引領全球推動FPSO項目合同。...
2022-02-08 10:16:25
克拉克森研究:2021年海上風電市場年終回顧與數據速覽

海上風電市場在2021年再創紀錄,其中全年新增投產海上風場84個共18 5吉瓦,包含海上風機3,400多臺,累計投產規模大幅增長58%。海上風電項目投資依舊穩健,2021年投資額達到446億美元。本輪海上風電船舶訂單周期得到持續發展,海上風電船舶市場進一步走強。...
2022-01-29 11: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