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遠海控1年賺了14年的錢的秘密是什么?
2022-02-16 15:58:05
來源:企業觀察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控股上市公司中遠海控(601919)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引發了市場強烈關注。
據最新業績預告,2021年度,中遠海控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92.8億元,同比增長 799.3%;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891.4億元,同比增長約829.2%。
Wind數據顯示,2007年至2020年這14年,中遠海控凈利潤累計僅有206.86億元。據此計算,中遠海控2021年凈利潤達到了過去14年的4倍之多。
全年盈利892.8億元,平均每月盈利74.4億元,從賺錢能力上看,中遠海控已大幅超過了貴州茅臺。對比目前已披露2021年全年業績的A股上市公司,中遠海控這一業績也遙遙領先于寧德時代、比亞迪、恒瑞醫藥等明星公司。
從2016年虧損99億元,到2021年盈利892.8億元,中遠海控業績暴增的秘密是什么?
為何暴增
1年賺了14年的錢,中遠海控是怎么做到的?
表面上看,中遠海控受益于全球航運業務的量價齊升。
中遠海控在公告中稱,2021年,在疫情反復、需求增長、供給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物流供應鏈持續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內陸運輸遲滯等復雜局面的挑戰和沖擊,集裝箱運輸供求關系持續緊張。
在此背景下,2021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2615.54點,同比增長165.69%;貨運量方面,2021年中遠海控集裝箱航運業務的貨運量約2691.2萬標準箱,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56.75萬標準箱,增長約2.15%。
行業與宏觀因素之外,中遠海控如今的業績爆發與“脫胎換骨”,根本原因在于5年前的那次重組,這是業內人士比較一致的看法。
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機,加上企業內部體制與管理不善,中遠海控的前身中國遠洋曾陷入連續虧損的泥潭,2009年、2011年、2012年、2016年分別虧損75.41億元、104.49億元、95.59億元、99.06億元。
直到2015年底國資委宣布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實施重組,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2016年2月18日,中遠海運集團正式成立后,企業內部改革亦隨之開啟。重組以來,中遠海運先后完成了總部、集運、航運金融、能源運輸、散運、碼頭、物流、重工、海外網絡、中遠海控、船員管理體制、財務公司、信息資源等重點領域的重組整合;剝離干散貨運輸業務,聚焦集運業務,運力大幅提升。
通過重組,中遠海運實現了綜合運力、干散貨船隊、油輪船隊、雜貨特種船隊、集裝箱碼頭吞吐量和船員管理“六個世界第一”。
截至2020年底,中遠海控經營的集裝箱船隊規模為536艘、307萬標準箱,運力規模保持在全球第三;中遠海運在全球36個港口經營210個集裝箱泊位,總設計年處理能力達到1.36億標準箱。
在此背景下,中遠海控才得以憑借穩運力、保供箱、優服務在全球集運業務的競爭中斬獲高額利潤。
能否持續
全球航運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中遠海控良好的業績能否持續?這成為目前外部市場關心的問題。
據多個航運業人士判斷,2020年集運量價步入新平衡,考慮到2022年長協價有望大幅上漲,中遠海控等集運企業盈利能力仍有望繼續增長。
天風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21年12月以來,SCFI運價仍處上升趨勢當中,主要源自于港口持續擁堵。根據南加州海運交易所的數據,1月6日,在美西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外等候泊位的集裝箱船數量上升至105艘,等泊船總運力達到81.60萬TEU,且目前船只等待進港的時間長達至少3周,消耗了大量的有效運力。與之不同的是,全球供應商交付時間開始縮短,生產效率有所提升,這或許意味著海外內陸物流效率已經開始出現邊際改善的現象,而這也就有效緩解了當前港口端的擁堵壓力,進而推動海運環節達到新的量價平衡。
從當前美西港口擁堵程度來看,4月前供應鏈紊亂情況或仍難以解決,美線的長協價格亦有望實現較為明顯的增長。而行業2022年盈利情況較2021年進一步高增長有望隨美線長協落地成為大概率事件。不過,考慮到長協期限拉長、供應鏈紊亂“非一日之寒”等因素,即期運價雖將在遠期下行,但是出現斷崖式下跌的概率不高,而供應鏈效率的逐步恢復將會帶來運量的回升,進而促使集運企業盈利能力有望在高位運行。
油運方面,據多個航運業人士判斷,2022年全球油運供需均有望迎來破局點,行業溫和復蘇。
華創證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供給端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初,VLCC新船訂單占總運力的8.1%,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對應未來2-3年新增運力供給相對有限。不過,雖然新增運力有限,但存量在中老齡化嚴重+低迷運價+環保約束+拆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有望帶來較大的拆船潛能,推動運力出清。
需求端方面,海外疫情的反復導致主要國家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對應大宗干散貨商品需求已持續復蘇),但在出行尚未全面恢復的情況下,燃油等需求仍處低位。不過,在終端消費回暖與庫存去化下,下游由去庫存轉為補庫存時,產油國將匹配需求進行增產,因此后續終端需求增量將會直接轉化為運輸需求,預計原油消費需求或于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恢復到2019年水平。
在上述供需均有望迎來破局點的背景下,預計油運市場或于2022年迎來溫和復蘇,2022第四季度-2023年行業有望穩步提升至相對景氣區間。

為你推薦
5900萬美元!長久物流向禮諾航運購入一艘汽車滾裝船

4月2日晚間,長久物流披露公告稱,為提升公司國際業務體量,增厚公司經營利潤,更好的助力國有品牌汽車走向國際,公司擬以全資孫公司中國香港長久的全資子公司海懋公司向禮諾航運(新加坡)購買一艘6200RT的國際汽車滾裝船。...
2024-04-03 18:16:00
中遠海能2023年凈利33.5億元,同比增長130%

航運界網3月28日晚間消息,中遠海能(600026)發布2023年財報業績。報告期內,中遠海能實現營業收入220 9億元,同比增長18 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33 51億元,同比增長129 95%...
2024-03-29 08: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