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中國船企很頭疼
2010-06-30 08:19:4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央行啟動人民幣匯改之后,廈門船舶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門船舶”)內部就很快展開了對人民幣升值趨勢的討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家船廠了解到,他們都認為接下來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概率將很大,因此只有積極地采取一些措施,才能平抑因升值而產生的沖擊。
廈門船舶一位內部管理層就告訴記者,他們大致判斷未來人民幣將升值。“我們注意到,有些銀行已調整了遠期結匯的鎖定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所謂鎖定價,即不管即期匯率如何變化,銀行和企業按事先約定的一個匯率來結匯或者售匯,以回避幣種的升貶值風險。
這位管理層說,以前部分銀行的人民幣兌美元鎖定價是6.75比1,而匯改后變為6.74比1,這說明銀行方面也是看漲人民幣行情的。
他指出,長遠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緊緊圍繞6.82上下波動了,“波動范圍會更小,升值比例更大。船舶企業大多數都與船東用美元結款,現在因匯率升值,船企的風險肯定是加大了。”
杭州某船廠的一位高層說,公司現在并沒有簽訂新的船舶訂單,因此短期內還不至于針對匯率可能發生變動的重大調整,“以前,我們就考慮到了匯率變化的問題,對外簽單的總額中一半用歐元結算,一半用美元結算,畢竟人民幣兌美元看上去要比歐元穩定一些。但未來,如果一旦有新訂單,那么估計公司做套期保值的可能性會很大。”
廣州一家大型造船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因匯改及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市的不佳,工廠今年調整了業務比重,盡量壓縮面向歐美客戶的集裝箱船制造業務的比重,轉而爭取了很多面向國內客戶的挖泥船(船型 船廠 買賣)、工程船(船型 船廠 買賣)。
中山市的一家修造船廠負責人也透露,面對人民幣匯率的不穩定,他們在跟客戶報價之初就把匯率風險考慮進去,不過沒想到匯率變動之大,“不虧就不錯了”,現在他們更愿意選擇跟客戶協商,將結算方式改為人民幣。
不過,人民幣若升值,船企在設備采購業務上,也能享受到利好。
上述杭州船廠的高層就指出,船廠的成本分為兩類,70%~75%是原材料成本,25%~30%是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中,鋼材和船用設備各占一半。“船用設備如主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發電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鍋爐(產品庫 求購 供應)等等都從海外購買,而且也都用美元結算。”
他還表示,一艘新船訂單確定后,公司才會對設備廠商下主機等設備訂單。因此,接下來如果有新訂單,購買海外設備時,因人民幣升值就能省一些費用。“當然,有些設備廠也未必會愿意按照原價賣給我們,這還要彼此多加協調才行,要讓對方體諒我們因人民幣升值而出現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