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漁船檢驗局消息,9月16日至17日,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柳正局長一行3人結束在寧波象山的“放心農資下鄉 安全產品上船”活動后,到臺州調研現代漁船發展情況。浙江漁業船舶檢驗局孫曉明局長、臺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施華興副局長等陪同調研。
臺州現代漁業發展迅速,已開展外海深水圍網作業5年,近2年來更是有了較大規模的發展,已實際擁有170余艘大型燈光
圍網漁船(
船型 船廠 買賣)。調研組先后登上一艘圍網漁船和一艘
冷藏(
產品庫 求購 供應)運輸船進行調研。通過與船東的交談,調研組了解到,臺州漁民在以拖網為主的傳統捕撈作業方式中率先突破,自發引進了燈光深水圍網技術,并經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產和經營方式。一是經營模式新。燈光圍網漁船和冷藏運輸船的船東互相參股,資金交叉,作業綁定,不僅保證了資金的到位,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了漁獲物的收銷,從而保證了岸上水產品加工廠的原材料供給穩定。二是經營鏈條全。船東們不再單純地依靠捕魚賺錢,而是把水產品加工作為最重要的贏利點,自行建立水產品加工廠,使漁獲物價值進一步升值。三是
自動化(
產品庫 求購 供應)水平高。50多米長的燈光圍網船上船員僅有13人,原因就是采用了大量機械設備,節省了勞力。船上另一大特色是船員生活條件有了改善,整潔的衛生間,配備了電視、
空調(
產品庫 求購 供應)的船員艙,讓船員能夠較為體面地生活。特色的經營也使船東獲得了巨大收益,一艘漁船一年的毛利潤能達到900萬元。
調研組還考察了臺州溫嶺市
興源船舶(
位置 評論 新聞)修造有限公司,并在那里與船東、企業、基層船檢機構代表進行了座談,耐心聽取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柳正局長在總結中指出,臺州漁民敢想敢干的創新精神值得肯定和學習。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漁船檢驗機構要積極幫助扶持臺州漁民發展現代化漁船,多為漁民提供便利和支持,也要及時總結經驗,為中國漁船行業發展積累寶貴財富。對于船東提出的中國漁政指揮系統船檢子系統發證困難等問題,希望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檢驗機構認真梳理成效,研究提出問題,及時向領導部門報告。柳正局長還代表農業部對因上述問題給漁民帶來不便表示歉意,強調將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為漁民服好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