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競爭人民幣船舶融資
2011-11-03 09:17:12 來源:大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倫敦老牌律師行─孖士打律師行(Mayer Brown JSM)近日發布題為《中國船舶融資的發展與挑戰》的分析報告。報告指,隨著中國人民幣借貸業務向外資銀行逐漸開放,外資銀行可以利用其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同中國本地銀行競爭人民幣船舶融資業務。若船舶以人民幣融資可行的話,船舶就應當懸掛中國國旗,因此人民幣船舶按揭貸款對銀行會是一個保障。雖然此做法或成一個新嘗試,不過,報告亦指出,人民幣船舶融資仍具風險,外資銀行要謹慎考慮。
報告指出,融資獲得批準的要求較繁瑣,且需時較長。對于從事國際海運的中國航運公司,中國政府對外資在公司中所占的比例有最高限制。而涉及內陸運輸的業務更是受到嚴格控制。對于敏感貨物(例如原油)以及沿岸貿易,中國政府部門也有各種條文限制。
其次,中國目前還未有一個完整的船舶中央登記系統。雖然有各地海事局下屬的分支機構負責船舶登記(目前中國有24個港口負責船舶登記),但不同的分支對船舶登記的要求也有所差別。若不能檢驗船舶登記情況和質量,就無法對融資船只的所屬權和安全性有一個實質證明。
報告還認為,船舶按揭登記手續也需要注意。要完成整個按揭貸款的手續比較費時,所以銀行辦理該業務的先后程序需要隨之做出調整。
最后,中國船舶按揭貸款的執行仍然是銀行家們擔憂的主要內容。因為大多數法律條文的問題仍然未經試驗實踐。所以,銀行應建立保障系統。報告稱,過去幾年,中國船東對新船需求旺盛,中國造船業發展迅速。中國造船業的繁榮景象,吸引大批銀行和金融機構躍躍欲試,想在中國船舶融資市場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