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問鳴:海洋經濟是揚州造船業新機遇
2012-11-13 07:50:24 來源:揚州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黨的十八大2000多名代表中,除了三名揚州代表之外,還有一些揚州籍代表。參與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制造的胡問鳴,就是揚州人。昨天,十八大代表、主席團成員、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胡問鳴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海洋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揚州可以搶抓這一重要機遇,做大做強船舶產業,為揚州世界名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胡問鳴,出生于1957年5月,博士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后在我國航空工業、兵器工業、船舶工業等多個領域擔任領導職務。現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全程參與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列裝工程。
“作為一名揚州人,能參與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制造,我倍感驕傲。”胡問鳴表示。
對于十八大報告,胡問鳴印象最深的是本行的發展。“我對報告印象最深的是經濟建設方面提出了要發展海洋經濟。”胡問鳴說,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胡問鳴認為,發展海洋經濟,首先要走入海洋。走入海洋,第一件事就是海洋建設。“海上的開采需要平臺,海底的開采需要設備,這為我們海洋設備行業帶來新的巨大的發展空間。”
雖然在京城為中國船舶工業的發展忙碌,但有著很濃家鄉情結的胡問鳴還是經常抽時間回家鄉揚州看看。他說,每一次回揚州都會發現,家鄉變化日新月異,街區街道、市容市貌,都變得越來越漂亮,特別是城市規劃很有水平,城市建設很有品位,不愧是一座“聯合國人居獎”城市。“過去10年,揚州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相信在十八大之后,新一輪的經濟發展,揚州也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得揚州經濟發展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
船舶制造是揚州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揚州已經集聚了包括大洋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中海造船、金陵造船等一大批大型船舶制造企業。胡問鳴認為,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揚州可以抓住這一重要發展機遇。“全球造船業面臨著新一輪洗牌,但同時可以通過調整結構,改變發展方式,來實現新一輪的發展。”胡問鳴說,如今造船業處于下滑趨勢,但海洋經濟不僅僅只需要船,還要海洋設備,造船的企業去造海洋設備是沒有問題的,它的技術也能夠支持海洋經濟的發展。造船也可以轉型去造海洋漁輪,這些與海洋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方向都是符合的。“海洋對于中國人來說仍是一片相對陌生的世界,如今,誰起步早誰就能搶得先機。”
目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尚未在揚州“安營扎寨”,但胡問鳴表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與揚州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今后,我們雙方要尋找到一個好的結合點,獲得雙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