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欽:接單不能饑不擇食
2013-03-29 16:24:13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目前世界造船市場正經歷深度調整,而且這一調整將持續一段時間,各造船企業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只有充分認清形勢,企業才能將自身的發展戰略、戰術安排得更加科學,才能比較平穩地度過低谷期。
創新開發 努力承接訂單
獲得訂單是船企生存的永恒主題。當前,船東更看重符合各種新規要求、節能減排效果好、運營成本低的新船型,并且擁有充足的選擇時間和余地。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接單絕不能靠運氣,船企必須加大創新開發力度,全方位地投入,增強設計、經營隊伍的力量,改進企業運作的機制,提高運轉效率,改進工藝,甚至可以推行必要的技術改造等,盡快推出適銷對路的新設計、新船型。
在承接新船型訂單方面,船企不能饑不擇食,必須吸取歷史教訓。上世紀80年代,也曾出現過一次船市蕭條,常規船型訂單難尋蹤跡,很多船企在缺乏足夠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了陌生的高技術船型建造領域,結果都吃了大虧。為了避免歷史重演,船企一定要先進行技術談判,再進行報價和商務談判;要把技術規格書吃透,對主要配套產品進行詢價后再報價,不要輕易地在鎖定船價后再討論技術問題。
狠抓質量管理 用好勞務工
最終反映到產品質量上的,是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好的產品質量不是靠上級監督、檢查出來的,而是靠企業從思想上到具體行動上一步一步優化質量管理得來的,這種積累最后形成了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品牌,使船企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當前形勢下,船企可以適當放慢生產節奏,抓好各項基礎工作,實現質量管理提升。
不得不承認,不少質量問題是由工程外包、以包代管造成的,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熟練工人隊伍,是決定企業生存的大事,大家一定要結合企業長遠發展戰略,來搞好這項工作。對于這個問題,一些優秀企業的成熟做法是:盡管薪酬制度、用工身份不同,但仍把勞務工納入基層班組,進行統一管理。這樣一來,企業的思想工作、好的企業文化、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及企業對各類員工的關懷、照顧,就能層層落實到班組,落實到每一個具體崗位上,讓勞務工和正式職工一樣,認真做好每一道工序,自覺地阻止不合格的半成品轉到下一道工序去,確保產品質量過硬。
努力調整結構 行業上下攜手共進
要轉變過去各地、各企業強調造船“噸位”的觀念。噸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規模,在數量上反映行業發展的一個方面。就造船強國的內涵而言,僅僅數量還不夠,效益好才更實際。目前,有些地方上還在強調造船噸位上臺階,某些地方甚至提及轉型升級、進入海工領域時,注意力仍然放在擴大產能上,這嚴重違背了科學發展的規律。事實上,調整結構,向高端的海工裝備、豪華郵輪以及遠洋漁船(船型 船廠 買賣)、各種特種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領域進軍,最重要的是要在人才、技術、市場和管理上下功夫。
在“十二五”的后三年,國家可能會從啟動內需入手幫助船舶工業,如果船廠因此拿到新訂單一定要帶動配套企業,要努力選用國產的主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和各種船舶配套產品。船舶行業上下一定要承擔起幫助配套企業的責任,只有共同發展了,我國船舶工業才能真正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