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權:是一個"大金礦"
2013-04-09 08:12:18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航工業各個板塊整體上市將繼續大踏步向前,其中中國航空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國際”)作為中航工業集團重要的國際化和實業投資平臺,其整體上市在今年將進一步推進。就此,記者近日獨家專訪了中航國際總裁吳光權,他直言,完成整體上市第一步的重組之后,中航國際控股已經脫胎換骨,業績猛增。
“中航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國際控股,H股代碼00161)是一個"大金礦",今年上半年力爭完成整體上市的第二期資產注入。”吳光權表示,雖然全球經濟不景氣,但中航國際的六大業務板塊都會尋求“差異化”商業模式發展,可以保持穩定增長勢頭,預計2015年公司的經營額達到2000億至2500億元。
優質業務注入帶來業績猛增
上海證券報:從去年全球和中國經濟來看,整個經濟大環境并不樂觀,像中國遠洋、中國鋁業等許多知名公司都出現較大規模的虧損。然而,中航國際控股近日業績報告顯示,2012中航國際控股每股盈利0.8482元,較2011年每股盈利增長169%,可謂業績亮麗,這背后是什么原因?
吳光權:簡而言之,母公司優質業務的注入,為公司業績增長帶來了強大動力。
2010年以來,中航國際就開始實施整體上市戰略。2012年,中航國際控股完成發行內資股及永久次級可換股證券,收購控股股東及關聯公司持有的12家企業資產和業務,完成整體上市的第一步。由此,中航國際控股業務范圍擴展至電子高科技、零售與高端消費品、地產與酒店、貿易物流、資源投資與開發等五大業務領域。
優質業務的注入,帶來了中航國際控股的根本變化。2012年度,中航國際控股實現營業收入約312.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實際增長約199%,經重列后同比增長1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約9.7億元,較上年實際增長約357%,經重列后同比增長44%;每股盈利0.8482元,較上年實際增長約169%,經重列后同比增長46%;考慮已發行的永久次級可換股證券全面換股攤薄后每股盈利0.5072元。
可以說,2012年中航國際控股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首先得益于母公司優質業務的注入。2012年中航國際控股新注入業務包括高增值的地產投資、水泥EPC、國際工程、船舶貿易等業務,新注入業務營業收入及盈利貢獻均占2012年中航國際控股約2/3。
2012年,面對嚴峻的外部宏觀經濟形勢,重組后中航國際控股各項業務仍取得較好的成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盈利同比增長更高達44%,其中地產投資、貿易物流業務增長強勁。
中航國際控股是一個大金礦
上海證券報:對于中航國際的整體上市,投資者一直都比較關注。而公司2012年年報顯示,中航國際控股與母公司正進行第二期資產重組交易,預計將于2013年內完成,這是否意味著未來母公司還有大量業務資產注入中航國際?
吳光權:你理解得沒錯。中航國際控股是中航國際整體上市平臺,這個方向是一貫的,具體進展將由上市公司適時披露。
可以肯定的是,中航國際控股是一個大金礦,隨著母公司優質資產不斷注入,中航國際控股業務基礎將得到進一步加強,盈利能力和業績成長性、穩定性還會得到大幅提升。即使從目前來看,中航國際控股(不考慮可轉換永久債)的股份所對應的PE僅2.8倍,也是被大大低估了。
看上去,中航國際資本運作是以整體上市為主線,但實際上,中航國際有很多“軟實力”不為人知。作為中國航空工業對外的主窗口、主渠道,中航國際身后的資源支撐以及三十多年的海外渠道建設、人才積累都獨具優勢,加上自身所處的多數行業,都已經是深耕了二十多年,應該說,我們對行業的價值鏈分析和商業模式定位,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追求行業領先 加速國際化
上海證券報:從中航國際現有的六大業務板塊來看,多元化是中航國際“擺脫不了”的特點。而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曾表示,“專業化”只是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卻沒法在全球競爭中獲勝。作為中航國際總裁,您認為中航國際控股公司是不是還會擴展業務板塊?您所說的“行業領先”和“國際化”會在各個業務板塊中有體現嗎?
吳光權:經過差不多一年研究,2010年我們確定了中航國際的六大業務板塊:國際航空、貿易物流、零售與高端消費品、地產酒店、電子高科技、資源投資與開發。從目前整個業務范圍來說,我們不想太多地來擴張業務范圍,要適度聚焦。但是,如果確實按照整個產業變遷的一些規律,可能有些該退出的我們要退出,有些該進入的我們還要進入,但是總體上我們還是比較審慎的。
在決定這六大類業務以后,我們要求旗下每一家企業都要確定自己的主業,且都要專業化,要構建做該項業務的商業模式,在行業內要做到領先。目前中航國際旗下有許多業內很有影響力的業務,包括天虹商場、飛亞達、天馬、深南電路等知名企業,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將這些業務打造成為行業領先的企業。
需要指出的很重要一點是,中國經濟在未來肯定是增長速度放緩。經濟增速放緩,實際上對國內所有企業都會帶來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各項業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必需的。從中航國際整體來看,“航空為本”、“國際化”、“行業領先”是未來戰略的三個關鍵詞。
航空為本,就是說中航國際要把國際航空作為最基本、最核心的一個業務。因為我們是中航工業的企業,我們很多人對航空都有感情,而且是從航空里面出來的。同時,航空產業確實是大有前景,中國的航空產業大發(船機庫 位置)展的時期剛剛開始,中航國際的航空業務著重于國產飛機的國際化拓展、國際轉包市場、國際通用航空市場的拓展,以及航空工業的物流集采服務,所以中航國際這塊一定要做強。
國際化是驅動中航國際下一輪成長的主動力,目前中國經濟增速已開始放緩,但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發展潛力還非常巨大。得益于中航國際30年的國際航空市場開拓,我們在非洲建立了強大的營銷網絡和商業關系,中航國際將借助這些基礎,加速拓展在非洲的投資和業務。
中航國際整體戰略轉型已經取得比較好的成效,2012年中航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228億元,利潤總額46億元,我們的目標是到2015年,中航國際整體要實現2000億左右的收入,利潤總額達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