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鳳凰百億船舶資產縮水六成
2013-07-22 08:04:06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重組一事“純屬誤傳”
如今,關于*ST鳳凰的出路問題傳言頗多。對于近來坊間流傳的“長航集團可能已正在開會籌劃*ST鳳凰重組”一事,記者致電長航集團宣傳部負責人進行求證。該負責人稱“對此事不便回答”,但他也表示,“現在上市公司遇到困難,集團給予一定的幫助是應該的”;同時,出于社會責任的考慮,集團仍在墊付*ST鳳凰的部分員工工資。
而*ST鳳凰董秘李嘉華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重組之事“純屬誤傳”。他表示,最近傳言決策方和集團開會討論的事情,其實是近日有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的“破產重整”一事,并非重組。“我們倒是希望能重組,要是重組那就好了。”李嘉華稱。
截至今年一季度,*ST鳳凰的總資產約51億元,總負債近60億。中期預告顯示,公司又有超3億元的虧損,若今年全年報虧,*ST鳳凰將被暫停上市。
當前,*ST鳳凰是在坐等退市還是在籌劃重生之路,尚不得而知。但有分析指出,*ST鳳凰背負的巨額債務如燙手山芋,一方面難以找到合適的接盤方,另一方面重組也難以兼顧到各債權人的利益,*ST鳳凰目前最大的債權人是銀行,若銀行方面不同意,任何重組方式都存在很大阻力;而李嘉華既已否認重組一說,且決策方已將破產重整之事提上議程,在當前債務緊逼、退市節點漸近的情況下,為保殼破產重整可能是較為可行的辦法。
破產重整也非易事
眼下,兩份關于*ST鳳凰的破產申請已遞交至武漢海事法院,后續進展尚待關注。有法律專家介紹,企業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有諸多益處:可以中止尚未終結的民事訴訟,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同時,通過破產重整可以最大限度地豁免債務,并獲得重生機會。
上市公司進行破產重整,資本市場已有先例,決策方大多會將公司處理成凈殼,并通過縮股、讓渡股權或者處置資產等方式來償還債務并引入接盤方。接盤方受讓部分讓渡股權和相應債務,并注入新的優質資產。
即便如此,*ST鳳凰要想進行破產重整也并非易事。上述法律專家介紹,*ST鳳凰是央企控股企業,要進行破產重整或者清算,需要走很多前置審批程序,地方需將重整事宜呈報到國資委、證監會和最高法院,核準后再由地方法院進行審理,程序較復雜。而無論采用何種重整方式,首先也應保證重整經費、員工安置、稅款債務等,其次再按比例償還普通債務。若如此,*ST鳳凰最大的債權人、各家銀行的利益保障也會成為重整難題。一旦各方利益不能平衡,導致重整方案被否而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公司將面臨注銷的風險。
倘若*ST鳳凰真按債權人的申請進入了破產重整程序,該公司也將成為國內鮮有的央企破產案例;若各方阻力破除,且能拿出可行的方案,公司重生或許有望,員工安置可以保障,債權人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受償。而廣大*ST鳳凰的投資者們,唯有寄望于新的接盤方能重整旗鼓、創造佳績,方有可能彌補自身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