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基嘉:中國船企增強實力迎接船市復蘇
麥基嘉戰略及市場傳訊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陳競女士近日指出,業內的強強合并、強強聯盟,以及中國與其他世界造船強國之間不斷縮小的競爭差距,意味著當市場開始復蘇時,中國的目標是獲得更大的份額。
大家正翹首以盼全球航運和造船市場的復蘇,而中國正排在這支隊伍的最前列。當市場開始復蘇時,一些參與者會以全新的姿態出現,更為為高效、低耗,且技術更為先進。
全球造船業巨頭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一個國家在建造特定船型上具備專長能力的這種情況已在逐漸減少。在這個日趨平衡的市場中,中國已經做好準備,在傳統領域和以前未開拓的領域內展開競爭。
要想認識中國在船舶市場的地位,就不能不考慮整個船舶市場及其增長潛力。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已經將2019年全球海運貿易增長預期從2.9%下調至1.7%,為2009年以來最低的年增長率。不過,該公司仍預測,經濟將在2020年開始復蘇,而且2021年和2022年的經濟增長將更有富有意義。
海上油氣市場的復蘇預計還需要多幾年時間。目前,每桶石油價格穩定在60美元左右,已被廣泛接受為海上油田開發的可行水平。這是可能的,因為該行業已經比以前更具成本競爭力,采用了新的解決方案和先進的技術,并已實現了效率增長。但是,市場供過于求意味著,在建造新船的需求大幅增加之前,仍有有許多船只等待重新啟用。
多個因素影響市場增長
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影響著船舶和海工行業;保護主義、貿易緊張和制裁則加劇了這一困難局面。
由于發達經濟體的增長一直在放緩,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還不足以縮小這一差距,這也加劇了當前的困難。此外,目前市場上很多船東都在延長船只的服務年限,應該可以推動船舶服務的增長,但服務增長速度也很緩慢,表明一些資金緊張的航運公司只能進行必要的維護。
另一個影響是需要遵守環境法規,特別是更嚴格的硫排放標準及其產生的相應成本。全球商船和海工市場的復蘇,最強大的驅動力是老舊船隊的報廢,而環境和監管法規則是推動老舊船隊報廢最大因素。
雖然環境法規給行業及其參與者帶來了短期資本和運營支出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這將為我們所有人帶來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國在全球造船業地位舉足輕重
中國在全球造船業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從訂單數據上看,克拉克森截至今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按新造船訂單數量計算,中國在全球造船業中所占份額為44%。按噸位計算,中國所占全球份額為38%。
然而,中國目前只獲得了大約33%的市場價值,與歐洲造船業相當,而按噸位計算,歐洲只約占全球船隊的10%份額。
這表明,盡管中國已經從建造小型、簡單的船舶向大型和增值型船舶多樣化發展,但仍然無法與專注于高價值、高技術船舶的歐洲造船廠相比,尤其是郵輪領域。
這一點中國已充分認識到,這是一條漫長的學習曲線,但差距正在縮小。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國制造2025”計劃推動的,但已經制定了縮小價值差距的戰略。中國國有船廠目前正瞄準價值更高的船型,包括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和郵輪。
為迎接增長,并且順應行業整合趨勢,中國造船業內部發生了大規模的合并,主要是兩家國有企業中船集團(CSIC)和中船重工(CSSC)之間的合并,合并后的集團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企業。
中國船東地位不斷增強
中國船東在船舶行業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一直排名全球船東國第四位,但在2018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二大船東國。
雖然希臘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船東,但許多新的投資都得到了中國融資的支持,中國也在今年成為了二手船市場的領頭羊。
加上新收購的東方海外,中國央企中遠海運集團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船東,擁有一支相對年輕和現代化的船隊,并且通過大量投資擴大了其在國際港口的地位。
國有企業的自給自足
所有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都被鼓勵在技術開發和自給自足方面更加獨立,這是為了確保國家的長期增長和關鍵產業的完整性,推動中國以更快的速度向價值鏈上游邁進。
中國的國有企業也是主要的雇主,有穩定當地社區的作用,因此他們的生存能力和競爭力的提升至關重要。確保做到這一點的戰略之一就是垂直整合,即一家公司控制供應鏈的多個方面。
雖然市場低迷,但中國國有企業自然會優先考慮“先養家糊口”。因此,對西方國家的企業而言,成為中國國企“家庭成員”顯然是有益的,既可以通過戰略合作,也可以是合資企業。
麥基嘉在中國市場保持強有力的地位
數十年來,麥基嘉在中國一直保持著強有力的市場地位,近期完成的對TTS公司的收購則進一步鞏固了這一地位。
TTS在中國有三家合資企業,其中兩家與中船重工合資,一家與中船集團合資,這些合資企業都運營良好,獲得了中國客戶的廣泛認可。根據中國競爭主管部門有關收購批準的條件,在中國市場上,麥基嘉和TTS旗下合資企業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獨立經營和競爭。這適用于為新造船項目提供的某些設備,并一直持續到2021年7月。
麥基嘉和TTS雙方的實力在全球范圍內的聯合,提供了更強大的服務網絡、更廣泛的產品范圍以及更專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為船廠和船東客戶提供了能創造更多價值的優化解決方案。有了來自母公司和股東的強大支持,我們還擁有為客戶進行投資和創新的財務能力;在當前環境下,并非所有企業都能負擔得起。
麥基嘉還需要在中國市場上以可靠、具成本競爭力,且“適用”的設備來開展有效的競爭。譬如,麥基嘉已經選擇了一些產品組合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以確保其可同時滿足客戶對于技術先進性且簡單化的需求。
創新合作為未來做準備
作為行業領導者,麥基嘉必須不斷前行。麥基嘉表示,公司正在開發創新、環境可持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為客戶帶來真正的經濟和運營效益,并且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
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是OnWatch Scout云端遠程監控和技術支持平臺,這是一個基于云的數字化方案,設計通過對安裝設備的性能進行持續監測,以最大程度地實現擴大作業范圍和減少計劃外停工時間的目的。目前,多個OnWatch Scout海試項目正在進行,其中包含有中國船東。
雖然正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但麥基嘉擁有豐富的本地經驗,能夠利用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上進行強有力的競爭,并努力確保產品、系統和服務可完全滿足船廠和船東客戶的需求。
與中國國有企業的戰略聯盟和合資企業,進一步加強了麥基嘉與中國市場的關系和立足點,有助于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平臺,以支持中國市場未來的增長。

為你推薦
康士伯海事獲達門4艘反潛護衛艦螺旋槳系統供應合同

康士伯海事(Kongsberg Maritime)近日獲得合同,將為達門船廠集團艦船業務部門Damen Naval正在建造的系列4艘反潛戰(ASW)護衛艦供應可控螺距螺旋槳和軸系。...
2024-04-23 10:00:48
中船動力集團參加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

4月20日,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在天津隆重開幕。本次大會以“綠色、可靠、智能、高效”為主題,旨在推動新燃料發動機技術的革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來自全球22個國家的近40位中外院士...
2024-04-21 20:24:15
連云港中遠海運特裝公司斬獲LNG罐箱億元訂單

4月19日,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旗下連云港中遠海運特種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簡稱“連云港中遠海運特裝公司”)與連云港市交控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數量300余臺、金額1 3億多元的LNG罐箱買賣合同,在深度融入并拓展LNG產業鏈中進一步彰顯優勢。...
2024-04-20 17:46:37
芬蘭伐德魯斯Vahterus亮相中國制冷展

近來,第三十五屆中國制冷展(CRH 2024)于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成功舉辦。作為一家專注原創板殼式換熱器的制造商,芬蘭伐德魯斯Vahterus攜旗下兩款原創板殼式換熱器亮相,吸引了眾多行業內外人士的目光。...
2024-04-19 18:29:48
南通遠洋配套自主研發的首個閉式脫硫塔成功發貨

4月15日,南通遠洋配套自主研發的首個閉式YPS105脫硫塔成功發運,交付船廠使用,這標志著公司在閉式系統研發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2024-04-19 17:44:36
MAN將為全球最大汽車運輸船提供推進系統組合

近日,廣船國際訂購了四臺MAN B&W 8S60ME-GI發動機,用于為韓國船東韓新海運公司(HMM)建造四艘10800車位汽車運輸船(PCTC)。中船發動機有限公司(CSE)將承擔起在中國制造Mk10 5雙燃料-GI(燃氣噴射)發動機的重要任務。該款發動機采用廢氣再循環減排技術,以滿足Tier III...
2024-04-19 11:40:38
瓦錫蘭:為何中國能成為甲醇運輸燃料的先行者?

甲醇作為一種運輸燃料在中國的使用量不斷提升,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與全球高昂的能源價格相比,甲醇的成本較低。甲醇具有清潔燃料的優勢、良好的經濟性以及在現有燃料基礎設施中直接切換甲醇的便利性...
2024-04-19 09:25:15
玉柴船動與熔安動力低速發動機租賃制造再簽約

2024年4月18日,玉柴船舶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柴船動”)與合肥熔安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熔安動力”)在合肥再次簽訂低速發動機租賃制造合同。玉柴船動總經理鄧輝、熔安動力總裁任翠冰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2024-04-19 09:23:18
中遠克萊芬船舶攜手中聯高機共創綠色智能涂裝新紀元

近日,南通中遠克萊芬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與湖南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高機”)正式簽約高空噴涂機器人戰略合作協議。...
2024-04-18 16: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