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自主航行試驗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詳解
船舶自主航行試驗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
隨著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在海運領域的快速發展,船舶自主化智能化程度獲得進一步提升。國際海事組織專門發布了通函為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提供宏觀性的試航指南,當前正在大力推進自主船舶規則的制定工作。我國在自主航行船舶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也取得顯著進展,國內已擁有多艘具備自主航行和遠程控制功能的船舶實踐。
立足國內船舶自主航行和遠程控制航行技術發展現狀,以及行業技術試驗實際需要,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大力推進相關技術法規的制定工作。近日,國內首部關于船舶自主航行相關的船舶技術法規《船舶自主航行試驗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以下簡稱“暫行規則”)正式發布,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該規則為船舶自主航行和遠程控制試驗提供了明確的技術標準依據,在國內自主船舶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暫行規則”與其他船舶技術法規有所不同,其針對的主體不是常規船舶,而是船舶開展的自主航行和遠程控制試驗。本文將從編寫原則、主體架構、主要內容等方面對該“暫行規則”進行詳細介紹。
編寫原則
1.鑒于船舶自主技術仍處于探索研究階段,需要通過大量技術試驗發現問題,通過技術迭代推動技術發展。因此該“暫行規則”與當前技術發展實際相適應,針對的主體為船舶自主航行/遠程控制試驗。
2.以常規船舶的安全和環保水平為基本要素,滿足自主船舶相對應的船舶技術法規要求,符合安全和環保技術標準。
3.內容涵蓋技術性規定和檢驗制度性要求兩個方面,與當前船舶技術法規框架體系思路相一致,促進規則順利落地實施。
主體架構
該“暫行規則”主要包括6個部分內容,分別為通則、試驗申請、自主航行與遠程控制、遠程控制站、試驗過程以及風險評估等3個附錄。
規則框架
主要內容
(一)通則
包括目的、適用范圍、解釋、施行與應用、責任、事故、術語與含義等7節內容。
1.適用范圍明確該“暫行規則”適用于開展自主航行和遠程控制航行試驗的中國籍船舶,并對船舶類別、尺度進行了限制,滿足當前國內技術試驗需求范圍。
●國際航行海船;
● 船長20 米及以上的國內航行海船;
●船長20 米及以上的內河船舶,其中高速船舶為船長15 米及以上;
●船長20 米及以上的公務船;
●艇長24 米及以上的游艇。
2. 施行與應用
該節除了明確在2023年5月1日施行外,還明確需要滿足相應船舶技術法規要求并持有相應的證書,同時應滿足船舶最低安全配員和船員值班的要求。對于建造中的船舶,在常規航行試驗合格后,可按批準的試驗大綱開展自主航行、遠程控制航行試驗。
3.術語與含義
該節主要對該“暫行規則”中一些特殊內容進行了定義,包括自主航行、遠程控制、遠程控制站、試驗責任單位等。
(二)試驗申請
該章主要是檢驗制度性規定,為技術試驗的申請方申請、檢驗方執行檢驗提供執行依據,主要包括一般要求、試驗策劃、檢驗申請、檢驗實施4節。試驗策劃中主要明確了試驗大綱至少應涵蓋的主要內容。檢驗申請中明確了試驗責任單位應當提交的申請材料。檢驗實施中明確了船舶檢驗機構開展檢驗的內容、程序等。
(三)自主航行與遠程控制
該部分是“暫行規則”的主體部分,對船舶自主和遠程控制航行功能的試驗提出技術要求,明確了試驗應在遵守《國際海上避碰規則》或《內河避碰規則》的原則下開展。
自主航行功能要求至少具有航路設計、環境感知、自主控制船舶主推進裝置和操舵裝置的能力;遠程控制功能要求至少具有船岸通信、感知信息實時顯示、遠程控制船舶主推進裝置和操舵裝置的能力。
同時,分別對航路設計、場景感知、輪機裝置、通信與信號設備、控制權限及轉換等10個方面的技術要求進行規定。
試驗技術要求框架
在場景感知中,明確從氣象海況、船舶狀態、水上目標、安全信息等方面具備實時感知并獲取場景信息的性能要求。對具有自主航行功能的船舶提出了具體的感知設備配置清單,如帶有ARPA 功能的船用雷達、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船舶運動傳感器、船舶定位導航與授時系統等10余項,此外,具備遠程控制功能的船舶還應配備增強視覺系統。
在控制權限及轉換方面,共有自主航行、遠程控制、人工操作三種模式,人工操作指傳統意義上的駕駛臺船員駕駛,應對船舶具有最高的控制權限,在出現異常情況時,保證船舶能迅速被船上人工接管。
(四)遠程控制站
遠程控制站等同于不在航行試驗船上的駕駛室,該章從通信設備、布置、數據存儲、消防、操作人員等9個方面對遠程控制站進行技術規定,明確遠程控制站應具有航路設計、顯示感知信息、對船舶推進和操縱系統進行遠程控制、與船舶及其相關方的語音和數據通信等功能要求,以確保能夠穩定安全地控制船舶。
該章是該暫行規則明顯區別于其他船舶技術法規的內容,主要從功能實現和性能要求上進行相對宏觀的規定,消防方面的規定則直接指向國家強制性標準。
遠程控制站技術框架
(五)試驗過程
該章從保障船舶自主航行、遠程控制航行試驗順利實施,應對期間可能發生的應急事件出發,對試驗過程中涉及的試驗人員、試驗設施、試驗報告等內容提出了相應要求,明確試驗應遵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備等原則性要求。
試驗過程中的相關要求
(六)附錄
包括風險評估、試驗內容和試驗檢驗報告3個方面的附錄,其中,風險評估和試驗內容為非強制性規定,主要為技術試驗提供指導性參考。
風險評估包括風險評估方法、考慮因素、衡準等。
試驗內容包括環境感知、避碰、通信等14個方面的運行場景設置、測試記錄、測試通過等方面的參考標準。
檢驗報告是按照該“暫行規則”執行檢驗后簽發的文件,表明船舶具備了開展自主航行、遠程控制航行試驗的技術條件。
結束語
《船舶自主航行試驗技術與檢驗暫行規則》的發布實施實現了船舶自主和遠程控制航行技術試驗有“法”可依,能夠有效支持、引導、規范船舶自主技術發展,在我國自主和遠程控制船舶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同時,面對沒有現成技術和經驗可供參考的發展現實,需注意緊密跟蹤國際海事規則相關發展動態,注重頂層設計與行業實踐的良性互動、有機結合,保持船舶技術法規的同步修正、適時調整,促使其持續發揮規范引導作用。
來源:船舶技術法規研究中心 作者 王永更

為你推薦
日本船級社與JAXA合作研究液氫運輸船潛在風險

近日,日本船級社(NK)宣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展聯合研究,以建立船舶材料與液氧(LOX)兼容性的評估方法。該研究的目的是在可能產生液氧的液氫運輸船上防止火災事故,并合理選擇材料。
...
2024-04-22 19:20:10
DNV:上海有望在五年內躋身全球領先海事城市前兩名

4月15日,DNV和梅農經濟(Menon Economics) 在新加坡航運周開幕首日共同發布了新一期即2024《世界領先海事之都》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上海位列新加坡、鹿特丹和倫敦之后,排名全球第四。報告預測上海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排名上升至全球前兩名。...
2024-04-16 16:01:46
中國船級社天津分社參加組建大沽口港區船舶安全共創聯盟并簽署協議

4月10日,中國船級社(CCS)天津分社總經理徐捷及副總經理房濤一行應邀參加天津大沽口港區船舶安全共創聯盟聯席會,并作為組建單位簽署船舶安全共創聯盟協議。...
2024-04-15 19:47:07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與廣東中遠海運重工達成合作

4月10日,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簡稱“CCSC”)與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簡稱“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在廣東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的原則,在體系認證、安全文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綠色低碳發展、產品檢驗認證、供應鏈管理以及...
2024-04-11 20:44:27
全球首張!CCS頒發薄膜型LNG圍護系統主次屏壁密性測試認可證書

近日,中國船級社(CCS)廣州分社順利完成對中興海陸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興海陸”)“從事營運中氣體運輸船薄膜型圍護系統主次屏壁密性測試”供方認可。2024年4月10日,廣州分社副總經理韓學超向中興海陸頒發了CCS全球首張認可證書。...
2024-04-11 20:17:38
DNV Veracity推出全新解決方案合作伙伴計劃

DNV的獨立云平臺Veracity宣布推出全新的解決方案合作伙伴計劃,這一計劃將使海事解決方案提供商可以將其應用程序和服務在該平臺上進行集成。由此,船東和船管公司可以將從平臺獲得的經驗證的排放數據與合作軟件應用程序和服務連接起來,包括諸如歐盟碳排放配額(EUA)結算和...
2024-04-11 15:58:53
美國船級社加入BlueBARGE項目將開發能源駁船

美國船級社(ABS)近日宣布,已加入BlueBARGE項目,該項目由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資助,來自10個歐洲國家的14個合作伙伴共同參與,旨在開發海上電力供應綜合解決方案。
...
2024-04-07 20:09:32
全球首批!中遠海運重工建造集裝箱船獲DNV完整智能船級符號

中遠海運重工(揚州)有限公司在過去幾個月中陸續成功交付了三艘14000TEU集裝箱船,即COSCO SHIPPING BRAZIL,ARGENTINA和URUGUAY,這些船上部署了取得D-INF(S)型式認可的標準化數據基礎設施(由中遠海運上海船研所開發),獲得了全球首批DNV的D-INF(S)及Smart(OPM,OPH,EEN)...
2024-04-02 19:59:52
CCS為寧德時代頒發產品檢測和試驗機構認可證書

3月25日,中國船級社(CCS)副總裁趙晏率隊拜訪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為其研發中心試驗室頒發CCS產品檢測和試驗機構認可證書,并與寧德電船公司總經理蘇怡怡、寧德時代測試驗證中心部長李偉等領導進行深入交流。...
2024-03-27 18: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