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海危機下馬士基運力突破450萬TEU
2025-03-23 19:55:40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紅海危機下,馬士基似乎暫時放棄了將運力控制在不超過440萬TEU的戰略。
具體而言,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馬士基全球排名第2,運營737艘,其中自有船舶335艘、租入船舶402艘,總艙位達到455.3萬TEU。此外,馬士基還持有52艘,總計72.9萬TEU新造船訂單。
事實上,馬士基自開始戰略轉型時起,就一直將運力規模限制在400萬到440萬TEU之間,并將戰略重點設定在通過提高準班率、提升客戶體驗以及引入在線服務和產品來提高海運業務的業績表現并創造更好的客戶體驗上。
馬士基和赫伯羅特新CP“雙子星”(Gemini Cooperation)就是這一戰略的最新實踐,擬自2025年2月起合作,通過樞紐-輻射網絡(hub & spoke)將準班率提升到超過90%。
經過近兩個月的運營,在截至目前900多艘次掛靠中,“雙子星”網絡的準班率達到了88%。盡管低于90%的目標,不僅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通過3到6個月的實踐,“雙子星”網絡能購持續實現較高的準班率。
與此同時,Alphaliner稱,這家丹麥班輪公司最近一直在狂熱地租船,并努力縮小與獨立運營的地中海航運(MSC)和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的運力差距。
圖源:追船人章涵
成交記錄顯示,馬士基最近租用了Peter Doehle旗下5605TEU的“Herta”輪,并部署在“雙子星”網絡的韓國-丹戎佩萊帕斯航線。此外,市場傳言稱,馬士基還從萬海航運租用了4178TEU的“Wan Hai 521”輪6個月,日租金62000美元。
馬士基發言人表示,馬士基并未放調整其運力規模戰略,這只是根據市場的暫時、微小調整。她說,“戰略沒有改變,但短期內可能會偏離這一范圍。比如目前,由于紅海危機,我們增加了運力規模,以減輕對客戶貨物流的影響。”
事實上,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柯文勝先生(Vincent Clerc)此前在談到紅海危機對供應鏈的影響時強調,馬士基始終把客戶的供應鏈放在首位,盡管目前面臨困難,但馬士基始終竭盡所能,幫助客戶渡過難關。
他指出,由于紅海危機,不得不調整網絡——不僅是短期,而且是中長期調整。而且必須找到更多的船舶來填補,這樣才能繼續保持周班提供服務。
馬士基加強亞洲投資
與此同時,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新加坡高管日前表示,自1978年以來,這家丹麥航運巨頭在新加坡注冊的船舶已從2艘發展到目前的136艘,成為在新加坡最大的船東之一。
這家航運巨頭已承諾進一步擴大其在新加坡注冊的船隊。
馬士基新加坡公司總經理Rene Piil Pedersen表示,“與10年前相比,136艘船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在未來幾個月,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船隊。”
根據他的說法,馬士基計劃在3月至7月期間接收8艘二手船,到2026年將再接收6艘新造船,這些船都將在新加坡注冊登記。
他補充稱,“作為船東,非常重要的是,需要一個非常強大、有能力的船旗國,新加坡在穩定性、透明度、法律確定性和人才方面都非常好。”
目前,馬士基在新加坡約有16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是新加坡籍。
新加坡也在大力推進綠色轉型,Rene Piil Pedersen表示,這與馬士基“非常契合”。
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物流
馬士基的愿景是成為全球性綜合集裝箱物流企業,這是近10年來制定的戰略,以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馬士基東南亞董事總經理Elaine Low表示,“這不意味著要成為最大的航運公司或最大的物流公司。這一切都是以客戶為中心并為客戶創造價值。所以這真的才是最大的區別。”
馬士基新加坡公司總經理Rene Piil Pedersen表示,“馬士基有海運(船),在全球范圍內有碼頭,有物流和服務。通過整合這三項關鍵能力,在技術和優秀人才的支持下,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馬士基正在取得成果。”
簡言之,馬士基將其航運和集裝箱業務稱為“Ocean”,而在更廣泛的層面上,馬士基現在已經發展為提供物流、倉儲和陸地交付服務,恰如其分地稱為“Land”。
馬士基東南亞董事總經理Elaine Low指出,“這不再是港口到港口的服務,馬士基有物流,包括倉儲、空運和報關。”
她強調,“馬士基與貨代之間的區別在于,與買賣艙位相比,馬士基的網絡具有更高的可預測性和可靠性。”
“馬士基擁有大量重資產所有權。馬士基擁有大量的船、倉儲資產,以及卡車。”
換言之,盡管輕資產商業模式備受追捧,但真正解決最后一公里交付,還得靠“船、碼頭、倉庫和卡車”等重資產。她認為,正是這些重資產所有權將吸引客戶并建立信任。
馬士基在新加坡建立物流業務的努力始于2021年收購利豐物流(LF logistics),為馬士基現有的投資組合增加了223個倉庫,使其在全球的設施總數達到549個,占地950萬平方米。
在新加坡,從倉儲的角度來看,馬士基一直在快速發展。
馬士基正在裕廊西區建設一個大型區域配送中心,占地約102193平方米,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馬士基還在新加坡提供空運服務。
2024年3月,馬士基將新加坡樟宜機場航空貨運樞紐的設施從2022年的340平方米擴大到2400平方米。
Elaine Low表示,“在空運方面,馬士基在樟宜機場有自己的設施,作為空運貨代運營。”
馬士基于2023年底宣布投資5億美元,強化東南亞地區綜合供應鏈能力。此次投資是馬士基全球整合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加強倉儲和配送、空運、內陸物流、海運和碼頭業務。
到2026年,馬士基預計將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增加近48萬平方米的產能,而且這一計劃正在順利進行中。
馬士基值得注意的投資之一是位于馬來西亞的主要東南亞轉運樞紐丹戎佩萊帕斯港,該港口有望成為具有多式聯運連接的關鍵綜合物流樞紐。
在菲律賓,馬士基擁有近100個倉庫。
隨著全球經濟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增加,馬士基將其多元化視為客戶的一個緩解因素,為他們提供有韌性的供應鏈。
Elaine Low表示,“這一切都是為了為客戶提供真正的物流解決方案。“
馬士基的愿景是成為全球性綜合集裝箱物流企業,介于從班輪公司、碼頭運營商和物流公司之間。馬士基還擁有飛機,這有助于其空運業務。
Elaine Low稱,“馬士基擁有一些飛機,但這真的不是驅動力。這一切都是為了為客戶創造價值并達成目標。”
簡言之,如果站在提升供應鏈的“韌性”和可靠性的角度,馬士基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并為客戶提供真正的物流解決方案的愿景,特別是“大爭之世”下,不同的危機正成為新常態,但馬士基仍始終竭盡所能,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投資船舶、碼頭、倉庫等重資產,使得全球供應鏈具有更強的韌性,這就值得點贊!

為你推薦
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躍升!達飛再簽合作協議

3月20日,上港集團與達飛集團在上海共同舉辦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上港集團董事長顧金山、總裁宋曉東和達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魯道夫·薩德(Rodolphe Saadé)...
2025-03-21 19:21:51
首次!商船三井汽車運輸船加注生物LNG燃料

3月16日,商船三井宣布其運營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Celeste Ace”號在比利時澤布呂赫港成功加注了約500噸生物LNG(Bio-LNG)燃料。...
2025-03-21 10:00:05
山東海運多措并舉力保首季“開門紅”

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聲,山東海運與光大金租合作的12艘8 2萬噸卡姆薩型散貨船項目第四艘“山東鑫佑”輪正式交付執行澳洲煤炭運輸合同。幾天后,系列姊妹船“山東鑫泰”輪、“山東鑫國”輪陸續交付,拉開全年增收創效的序幕。...
2025-03-20 19:38:50
馬來西亞集運公司MTT Shipping計劃IPO

據消息人士透露,馬來西亞集裝箱船公司MTT運輸(MTT Shipping)計劃重啟公開募股(IPO)計劃,預計籌集高達2億美元(約14 53億人民幣)。...
2025-03-20 19:37:30
共筑全球航運低碳未來!三方簽署綠色甲醇產供銷協議

3月20日,上海電氣集團、法國達飛集團、上港集團在上海正式簽署《綠色甲醇供應、運輸、加注長期合作框架協議》。...
2025-03-20 18:57:30
中石化中海燃供與中海油國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月19日,中石化中海燃供與中海油國貿(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在廣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石化中海燃供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李智與中海油國貿副總經理張榮旺出席簽約儀式并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2025-03-20 18:55:44
成品油輪船東d’Amico全年凈利1.9億美元

航運界網消息,意大利船東d Amico International Shipping(以下簡稱“d Amico”或“DIS”)日前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與Hafnia、Scorpio Tankers和Ardmore等競爭對手一樣...
2025-03-19 19: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