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造船業:集約化多元化引航轉型
2012-05-22 16:53:24 來源:人民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隨著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打造西江黃金水道戰略的深入實施,廣西內河造船業風景這邊獨好。今年以來,貴港市平均每天都有一條新船下水。2011年,該市建造各類船舶450艘、92萬載重噸,工業總產值27.8億元,同比增長18.6%,目前,從事修造船業的人員3000多人,年造船能力120萬載重噸。
從“灘涂式”轉向“集約化”
5月15日,記者在桂平市看到,江邊幾十座船臺一字排滿,焊光點點,機聲轟鳴。“截至目前,今年我們廠接到100艘船訂單,比去年增加30艘。”桂平市大眾船廠辦公室主任莫延生告訴記者。
幾年前,“灘涂造船”在貴港沿江非常普遍。有人戲稱:“租一塊灘涂,搭幾塊磚頭,雇一些民工,經過半年的敲敲打打,一艘幾百噸的船舶便下水了。”
“這樣的灘涂作坊,不但質量難以保障,更難以將造船產業做大做強。”貴港市工信委主任黃漢洋告訴記者,“對此,貴港市政府出臺了船舶修造業管理辦法,對船舶修造企業從行業準入、規劃布局、用地要求、投資強度、生產設施設備、生產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同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訂單造船,逐步改變目前靠出租船臺的落后造船模式,促進船舶修造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貴港市江南船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麥少平先行一步,2009年,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搬遷船廠,建成1500-2500噸級船舶生產船臺13座,2500-5000噸級船舶生產船臺7座,生產能力從2萬載重噸增至8萬載重噸。
在貴港市江南船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安裝龍門吊(產品庫 求購 供應),公司正在擴建構件生產車間、配件制造加工車間,船舶生產廠房、船塢等。今年該公司投資600萬元購買新設備和新建廠房。麥少平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我們改變過去在灘涂租船臺的發展模式,購買新設備,改進工藝,轉向訂單造船,提升造船質量,縮短造船周期,為將來創出自己的品牌打基礎。”
為進一步引導造船業向集約化、規;l展,“十二五”,貴港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兩個船舶工業集中區”,重點規劃發展貴港(臺灣)產業園船舶工業集中區和桂平市長安工業園造船工業集中區。以及打造“三個基地”,即“建造基地”、“修船基地”和“拆船基地”。
當前,貴港市進行船舶工業集中區規劃建設。將貴港市江南船業公司、廣西利維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和廣西萬里船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納入貴港(臺灣)產業園船舶工業集中區。將桂平市大眾船舶修造廠和桂平市廣信船舶修造廠前后2公里的岸線范圍規劃為桂平市長安工業園造船工業集中區。計劃在每個船舶集中區內布局1-5家船舶生產企業,1家修船企業,1家拆船企業,若干家船舶配套企業,逐步引導船舶制造業、船舶配套業和船舶與船用配套產品交易市場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