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板研制“吸毒船”
2013-09-02 07:34:48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因為“想著有條河能釣釣魚”,“實在看不下去了”,慈溪一民企老板蔡企勝將從事20余年的密封件(產品庫 求購 供應)老本行扔給兒子,自己跟污水較上了勁。5年來,他先后將200余萬元“扔”進水里,研制出一套吸“毒”裝置。這一環保民間行為,對當地政府形成倒逼。本月,包括慈溪市長施惠芳在內的當地干部已實地考察并給予鼓勵。
治理以毒吸毒
蔡企勝的企業年產值只有千萬,但他做了件很砸錢且可能“打水漂”的事。
5年前的一天,老蔡與幾位釣竿迷同去附近一條河垂釣。他將釣有魚餌的鉤子放下,魚卻調頭跑路。他琢磨,河水中應有毒氣,一攪動,魚或是被熏跑了。為求證,他同幾名員工利用簡易壓力系統將河內氣體收集上來,打火機一湊近,氣體立燃,火焰碧綠,這不是沼氣么?他再請權威部門檢測,這毒氣含量中有七成甲烷,一成硫化氫。
氣不過的老蔡來勁了。他尋思著,設計一艘可攪拌淤泥和吸收毒氣的船,同時利用毒氣發電來解決動力問題,行駛河上以“毒”吸“毒”。
5年來老蔡經歷無數失敗,先后購入多條船、各種規格的沼氣發電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及10噸不銹鋼(產品庫 求購 供應)原材料。上月,“企勝1號”在新庵江成功首航,這個大家伙開動后,船體下9個機械手即開始操作,船體后方的藍色收集袋很快就因充盈了毒氣而鼓起來。這套污水原生態治理裝置現已拿到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政府亡羊補牢
今年初,浙江媒體發動“尋找可游泳的河”活動,慈溪城區3公里的新庵江被“點名”上了黑名單。慈溪市工商局就在新庵江旁,過去一到夏季,工商局忙不迭掩鼻關窗。
前有老蔡“倒逼”,后有被“點明”,慈溪很快有“亡羊補牢”之舉。記者從慈溪城建局河道辦獲悉,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對17家沿岸企業的納管工作,不配合企業堅決關停,未來3年慈溪將投資66億元對河道進行綜合整治。
慈溪城建局河道辦副主任方林偉告訴記者,在目前污染源仍未消除的情況下,“企勝1號”的作用已經顯現——自7月初開始,慈溪其他河流多有藍藻發作,新庵江程度較輕,黑臭、底泥上翻現象已消除,原本因缺氧而出現“魚浮頭”現象也不見了。“老蔡的民間智慧,解決了河道治理固定點位的局限。”慈溪河道辦建議“企勝1號”應進一步增加增氧、垃圾打撈、吸收藍藻等功能。
雖被政府寄予厚望,但各類功能的改進仍需自掏腰包。不過,蔡企勝已很欣慰了:“政府能提供技術指導并與我產生互動,說明民間力量并非‘一個人在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