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能源出口都滿足不了中國發展
2013-11-20 08:21:45 來源:財經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對能源危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按照中國現在GDP的增長方式,全世界各個國家,除了滿足自身發展以外,把可供出口的能源都送到中國來,可能也不能支持中國的這種發展。
“我記得五六年前在英國曾經參加過一個學術研討會,小組討論的時候有一個英國學者說他們做過研究,做了一個模型,按照中國現在GDP的增長方式,全世界各個國家,除了滿足自身發展以外,把可供出口的能源都送到中國來,可能也不能支持中國的這種發展。”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在《財經》年會新能源夜話上如此表示。
武鋼認為,中國對能源危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中國在能源消耗方面是非常巨大的,包括鋼鐵、水泥、電力都是在世界上占到1/3,或者1/4,都是占很高比例。如果不發展可再生能源,那么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壓力確實非常大。
武鋼稱,可再生能源對整個社會的進步的貢獻是非常大的。除了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以外,風力發電對化解一些傳統行業的產能過剩也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這幾年比如船舶行業、冶金行業都有一些過剩的產能,現在都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制造,同時也拉動了地方經濟,帶動了就業。國務院、黨中央對可再生能源對整個社會帶來的積極因素會有一個綜合的考慮。
武鋼還介紹說,從《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以后,中國的風力發電就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中國風力發電的制造業和風電場的建設規模,在世界上連續多年都排名第一,現在中國的風力發電已經成為除了煤電、水電以外第三大主力電源(產品庫 求購 供應),它的裝機容量已經超過核電。
20多年前,從國外進口設備,大概一個千瓦的風電造價是一萬元人民幣。現在中國開始了自己造風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單位千瓦的造價在4000塊錢左右?稍偕茉闯杀鞠陆档姆确浅4。
現在歐盟美國都已經亮出的他們到2050年的路線圖,武鋼相信中國政府現在已經走在了全世界發展的前面,尤其在風電,到目前為止實際的裝機容量已經超過70GW,7000萬千瓦,這是一個很大的數據。到2015年我們要完成一個億的裝機容量。未來發展的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