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工大股東再推“三年計劃”
2014-02-14 08:27:4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去年九月,中國重工以32.75億元收購超大型水面艦船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資產,開創了軍工資產證券化的先河。但是控股股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集團)的3年資產注入承諾僅完成不到三分之一。
中國重工今日公告,中船重工集團將再謀資產注入計劃:除了已注入上市公司的5家子公司外,旗下的另外10家子公司將在未來3年內注入上市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上一個資產注入承諾3年周期后的又一個“三年計劃”。
2010年首次披露注資計劃/
2010年7月14日,因中國重工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為了避免同業競爭,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集團承諾,力爭在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 (2011年2月15日)3年內將部分存在潛在同業競爭的16家企業注入中國重工或盡力促使其滿足上市要求。
注入上市有四條觸發條件:條件一,形成生產能力;條件二,完成軍民分線重組;條件三,完成改制;條件四,具備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
截至目前,中船重工集團已將達到觸發條件的5家子公司注入中國重工,分別為武昌船舶(位置 評論 新聞)重工、河南柴油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重工、重慶衡山機械、宜昌江峽船用機械、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家名為上海瓦錫蘭(船機庫 位置)齊耀柴油機的子公司也同樣滿足觸發條件,但卻沒有被注入上市公司。中國重工解釋主要原因是,將此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之事尚需取得外方股東同意并完成必要前置程序。而另外10家擬注入企業目前的改制情況、達產情況以及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尚未達到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尤其是盈利能力方面上述10家企業大多處于虧損及微利水平。
再用3年注入10家子公司/
對于其他11家尚未注入的子公司,中船重工集團與中國重工將如何處置呢?
中船重工集團表示,在2014年2月15日之后的3年內,將除大連漁輪公司(位置 評論 新聞)之外10家企業注入上市公司。
大連漁輪公司被排除在外的原因是,該公司因客觀因素影響長期虧損、資不抵債,且被列入國家改革脫困政策性名單。
對于已達到觸發條件的上海瓦錫蘭齊耀柴油機,中船重工集團表示將在未來1年內完成必要的前置程序。中船重工集團還承諾,將在未來1年內完成重慶長平機械廠的相關改制工作,使其滿足改制要求;在2014年2月15日之后的兩年內,完成天津新港船舶(位置 評論 新聞)重工 、重慶華渝電氣集團 、重慶清平機械這3家企業的新區建設及搬遷工作,并辦理完成竣工驗收及形成生產能力,使之形成生產能力,使其滿足條件一。
另外,中船重工集團還承諾再未來兩年內,將努力使重慶川東船舶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青島齊耀瓦錫蘭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機 、中船重工重慶液壓機電 、重慶長江涂裝(產品庫 求購 供應)設備、重慶遠風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械有限公司、重慶長平機械廠等6家企業具備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使之滿足上述第四項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