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三大船企研發中心“集結”京畿道
2018-07-26 08:07:15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韓國經濟新聞網站NEWSPIM報道,肩負著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三大造船企業未來發展重任的研究開發中心,正加速向環繞首爾市和仁川市的京畿道集聚。這是正在努力改善財務狀況并進行結構調整的韓國船企實施的增強研發實力以應對中國船企低價攻勢的戰略。該報道指出,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韓國造船業為了生存發展,必須加快與互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融合的步伐,培育新的技術能力,與對手展開新一輪競爭。
據悉,預計最快從8月初開始,大宇造船海洋目前在首爾茶洞辦公大樓工作的研發人員,將搬遷至位于首爾大學始興校區內的研究中心辦公。目前,大宇造船海洋的研發人員為100~150名,搬遷到首爾大學始興校區后,預計該公司研發中心的工作人員數量將增加,研發力量將進一步強化。
大宇造船海洋相關人士表示,該公司始興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已進入最后的收尾階段,將在首爾大學始興校區暑假結束后正式運行。據了解,大宇造船海洋始興研究中心建設了一座長260米的大型船舶與海工試驗水池,可以進行各種船舶與海工產品的選型試驗。過去,大宇造船海洋是韓國三大船企中唯一沒有大型船舶與海工測試水池的企業,進行各種與船舶、海工產品相關的試驗均依賴國內外其他企業的設備。
現代重工正在籌建的位于京畿道板橋新都市的研發中心,今年4月通過了城南市議會表決,預計將于2021年建成。該研發中心總占地面積達16.53萬平方米,能夠容納現代重工5000名研發人員,將承擔現代重工全集團與產品開發相關的基礎研究、研發工作,確保成為“創造未來新產業的技術中樞”。
現代重工有關負責人在今年4月舉行的記者懇談會上曾表示:“我們將確保擁有至少5000名的優秀研發人才,建設全球最卓越的造船、發動機以及工程機械領域的研究所,實現向最領先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變。”
從2014年年底開始,三星重工已經將其總部研發中心以及下屬巨濟造船廠在首爾瑞草辦公大樓工作的研發人員全部轉移至位于京畿道板橋的研發中心。
據了解,韓國三大船企的研發中心不約而同地向臨近首爾的京畿道“集結”,與防止優秀的研發人員流失密切相關。由于造船業持續蕭條,韓國船企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很多研發人員對脫離韓國“首都圈”工作顧慮重重。業界一名相關人士表示,只有在“首都圈”附近建設研發中心,才能防止高端優秀人才的流失。同時,為了拉開與中國逐漸縮小的技術差距,韓國船企必須在進一步強化研發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熱點分析:留住人才須筑好“暖巢”
面對中國造船業的“窮追猛趕”,韓國造船企業深知,要繼續拉開與對手的差距、保持領先優勢,就必須使出技術創新這一“殺手锏”,而人才是技術創新的關鍵。鑒于此,韓國三大船企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紛紛將其研發中心轉移至“首都圈”附近,即是為了給研發設計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工作環境,留住人才并擴大隊伍。的確,筑好“暖巢”留住人心,才能留得住人才。
韓國造船業從20世紀80~90年代開始崛起,經過10余年的發展,到2000年初,韓國船企已具備精益生產、大型總段建造、高附加值船舶設計建造力以及綠色船舶和相關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這期間,韓國船企也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較強研發設計能力與管理能力的人才,這是韓國造船業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近年來,韓國船企人才流失嚴重,無疑不利于其長遠發展。過去幾年,全球造船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陷入持續低迷的困境,韓國三大船企也受到牽連,并且在海洋工程裝備領域遭遇巨額虧損。在此情況下,三家企業持續進行高強度的結構調整,大量裁減職工,目前其員工規模已達到歷史最低水平。韓國船企大幅削減人員,能夠在降低成本方面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但同時,在裁員過程中,可能導致不少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才、優秀的管理骨干以及研發設計人才流失,這將破壞韓國造船業的“根基”。
如今,韓國三大船企將其研發中心設在“首都圈”附近,打消研發設計人員對于工作環境的顧慮,可謂是“對癥下藥”的明智之舉。人才沒有了后顧之憂,才能潛心投入工作,釋放創新、創造活力,在技術研發中不斷突破、取得成果,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船企也才能收獲“紅利”——憑借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優化、提升船舶產品性能,在市場上攬獲更多訂單。
當前,高端船型設計建造是中、韓兩國造船企業競爭的“主戰場”,韓國船企不遺余力激發科研人才創新活力以持續占領技術制高點,對此,我國船企要有危機感,也要思考從人才激勵等方面著手,最大限度激發科研人才的創造性,不斷攻克技術難關、逐步提升技術水平,才能在中韓“雙雄”的競爭中占據上風。

為你推薦
韓國“綠色船舶燃料供應鏈建設計劃”啟示

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0屆會議(MEPC 80)通過了《國際海事組織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到2050年前后實現國際航運業凈零排放“雄心勃勃”的戰略目標...
2024-04-13 15:02:57
韓國船廠第一季度LPG和LNG運輸船訂單激增

雖然2024年全球新船訂單量相較于2023年有所下降,但液化天然氣(LNG)和液化石油氣(LPG)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訂單量卻在上升,這讓韓國造船廠喜笑顏開。...
2024-04-12 19:24:22
新增15000人!漲薪8%!五大船廠“用工荒”緩解

一年新增1 5萬人、轉包工人薪資漲幅提升!在韓國政府與造船企業合作努力下,韓國造船業的勞動力市場迎來積極變化,有效緩解了船廠“用工荒”。...
2024-04-12 10:18:00
破解"用工荒”難題,韓國三大船企加快機器人應用

隨著近年來高附加值和環保船舶訂單的不斷增加,韓國造船業在迎來高景氣周期的同時,卻因熟練勞動力嚴重短缺而備受困擾。為此,韓國三大造船企業正在加快引進協作機器人(Cobot)等自動化、機械化...
2024-04-05 15:15:00
克拉克森研究:美國重振造船業誰來買單?

2024年3月12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國際鍋爐制造商兄弟會、美國勞聯—產聯海事貿易部門等五家美國工會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遞交一份針對中國造船業及相關行業(如鋼鐵)的請愿書,將美國造船業的下滑歸因于中國造船業的崛起。...
2024-04-03 16:54:59
一批訂單在路上?韓國政府推進老舊沿海船舶更新換代

4月2日, 由韓國海洋水產部主導,韓國沿海運輸界和中小造船界、相關各級政府和政策金融機構等參與的“中小船舶聯合訂造團”簽約儀式在國立水產品質量管理院舉行。
...
2024-04-03 12:13:48
再砸500億!韓國造船“三巨頭”欲抱團抗中?

前兩月接單69艘650億元、接單量逆市大漲80%——韓國造船業今年迎來“10年最強開局”,不到三個月時間里訂單量已經超過了2016年全年。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造船業,韓國政府與造船“三巨頭”將在未來5年再砸500億確保“超級差距”。...
2024-03-31 08:51:00
韓國智能船廠戰略

隨著國際海運市場的逐步回暖,國際船市呈現復蘇態勢,船型熱點轉換、訂單來源調整、競爭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傳統的船舶制造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為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歷...
2024-03-30 17: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