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南造船業的“南海機遇”
2014-10-16 08:05:07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9月18日,第八屆世界深海油氣峰會及展覽中國2014在廣州舉辦。隨著“海洋石油981”號深水鉆井平臺首次發現高產氣田,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成為全場焦點。南海北部深水區域勘探目標成群成帶分布的重大發現表明,這一區域勘探開發的前景十分廣闊。
地處南海之濱,廣東省在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占盡地利先機,有望成為南海油氣勘探開發活動最理想的“大后方”。與會專家認為,廣東省造船業要抓住南海油氣資源開發走向深海的機遇,為促進深水勘探科技進步、建設海洋強國貢獻力量。
機遇,悄然萌芽
“從2012年年底開始,南海北部部分深水區域明確由我們負責勘探開發。”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湛江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振鋒說。近10年來,全球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方興未艾,中海油總公司提出了向深水進軍的“深水戰略”,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積極響應總公司的號召,努力推動深水油氣勘探工作。
據介紹,南海北部相關深水區域面積為5.3萬平方公里,最深處超過3000米。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批國際石油公司紛紛開展了多輪研究與合作勘探工作,但實際收效都不理想。由于對油氣聚集條件的認識不足,這些石油公司對勘探前景感到失望而紛紛放棄,使這一區域的勘探工作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于2005年成立了由國內頂尖院所的專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針對南海北部深水區域天然氣展開地質研究工作,進行了長達10年的專項科技攻關。該公司為這一重大科技專項制定了詳細的技術路線,從基礎地質研究開始,到分析烴源條件和儲集條件,最終有效搜尋到大型勘探目標。
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水區儲集體地質研究平臺,并取得無烴、少烴區的儲存預測與烴源檢測等多項國際先進的技術成果。王振鋒表示,南海北部深水區域油氣資源潛力巨大,初步測算存在3.56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可以建設30個千億立方米大氣田。
通過這項研究,勘探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結果。中海油總公司近日宣布,在該區域一舉發現了“陵水17-2”千億立方米優質高產大氣田。目前該區域已有5口鉆井共同作業,其中有4口鉆井已完成鉆探任務,均發現氣層。巖芯數據表明,這是一個特高滲儲層。這是中國能源企業在中國海域深水自營天然氣勘探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打響了自營深水勘探的“第一槍”。
前景,肆意綻放
“南海北部深水區域大型勘探目標成群成帶分布,勘探前景非常好。我們已經準備了一大批供‘海洋石油981’號深水鉆井平臺鉆探的勘探目標,等待著更多天然氣資源的新發現。”王振鋒說,“海洋石油981”號深水鉆井平臺在第一次深水測試作業中就獲得了圓滿成功,創造了中海油總公司自營氣田測試日產量的最高紀錄,顯示了南海北部深水區域大型天然氣儲集層良好的開發前景。
“陵水17-2氣田”天然氣儲量達1200億立方米,目前探明儲量為500萬立方米。王振鋒認為,再鉆3~5口井,完全有希望使探明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南海北部深水區域的勘探工作將按照在成熟區域獲取儲量、新區域尋求新突破的思路,每年開鉆6~8口鉆井。按照勘探規劃,到2015年,探明天然氣儲量將達到1000億立方米;到2020年,將再探明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
記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間,南海勘探的著眼點將投向更為遙遠的南海南部區域。如今,油氣資源勘探工作已進入高速勘探期,未來工作量將加大,油氣探明儲量也有望大幅增加。
在開發方面,到2020年,“陵水17-2氣田”將全面建成并投產。根據開發計劃,當年產量應達到25億立方米,2023年達到5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75億立方米,經濟年限到2033年。初步開發設想包括13個水下井口和1個船體平臺,擬采用的工程方案是鋪設2條水下管線至淺水區中轉站,再連接到三亞以北的海底天然氣管道,最后輸送至珠三角地區及香港。
DNV GL集團中國區海工業務經理張廣浩認為,海工裝備將在南海深水區域未來的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裝置(FLNG)在內的先進海工裝備已經引起了石油公司的興趣,并有石油公司表示將開展可行性研究。
合力,花開不敗
“在南海新一輪的油氣資源勘探中,地理優勢使得廣東省成為最有利的海工裝備維修、補給和制造基地。” 華南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主任吳家鳴說,廣東省應當在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吳家鳴分析,總體來看,中國對深海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處在起步階段,“荔灣3-1氣田”是目前中國唯一的深水油氣田。因此,中國迫切需要開發南海油氣資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這為廣東省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機遇。同時,廣東省制定了多項支持發展高端海工裝備制造業的政策和規劃,為當地海工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不過,華南造船業要在“南海機遇”中有所作為,首先要面對的是南海深水區域嚴酷的海洋環境和條件。夏季熱帶風暴、冬季季風、海洋內波等問題給設計和安裝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難。同時,中國海洋石油資源開發活動在過去的30年中主要集中于淺海區域,深海勘探經驗的不足是南海深海勘探和開發的一大障礙。
中國船企已經建造了“海洋石油981”號深水鉆井平臺、“海洋石油201”號深水鋪管船等高技術含量的海工裝備,但依舊處在海工裝備制造領域的第三梯隊。吳家鳴認為,在第三梯隊中,珠三角地區船企的海工裝備制造和研發水平也遠遠落后于渤海灣和長三角地區。與這些地區的造船業相比,廣東省船企的業務重點更多地集中在船舶建造方面,海工產品相對較少,為數不多的海工產品主要是淺水區域的結構物制造,如導管架、平臺供應船(PSV)等,適應南海深水區域環境的更少。
吳家鳴表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落后的海工裝備制造水平形成了巨大反差,但也意味著廣東省的海工制造業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華南造船業既要正視這種差距,更應奮起直追,力爭成為南海油氣資源開發的“大后方”。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