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明抄底熔盛欲助船王卷土重來?
2014-01-10 08:06:44 來源:鳳凰財經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多元融資破資金困局
但對于那些有“資格”活下來的大型船企來講,同樣要面臨著巨大挑戰。
行業黃金期的過度擴張,讓這些昔日的“產業明星”如今深陷債務危機,資金饑渴已成為近年來船企的共同“命門”。
*ST鳳凰已進入破產重整審判期,很有可能成為首只央企退市股;中船股份自2012年虧損7605.18萬元后,2013前三季度再次虧損9479.83萬元。
熔盛重工也是其中典型代表,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船企,兩年來一直深受資金所困。
目前,熔盛重工正在通過多種途徑改善其資金狀況。
12月24日,熔盛重工發布公告稱,將發行10億港元于2016年到期的可換股債券,將會用做營運資金、一般企業用途及清償集團貸款。
據悉,博大宏易(一期)基金及宏易勝利投資有限公司兩認購人,將各認購5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
而這只是其多筆融資的其中一筆。
7月3日,熔盛重工與大股東張志熔旗下的公司簽訂協議,后者向其授出免息且無抵押貸款2億作為營運資金。
7月31日,熔盛重工公告,擬發行14億港元、為期2年半的可換股債券,息率為7%,認購人是鼎佩投資集團成員公司(下稱鼎佩集團)。據悉,鼎佩集團與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家純關系密切。
此外,因棄購安徽全柴集團,還可收回存放于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的保證金6.3億元及相應利息。
除此之外,熔盛重工還提及了其他幾個“正在進行”的融資之策:與多家銀行、金融機構進行磋商,爭取重續現有信貸融資額;向公司主要股東尋求財務資助,并加大力度與客戶協商,以求盡快收回應收款項。
熔盛重工副總裁常建華表示:“金融機構方面,省政府和市政府都去幫我們做工作,從而樹立金融機構的信心。目前來看,雖然一些小銀行有了收貸的意向,但是大銀行還是對我們加大了貸款,幾大銀行的風險管控總監已多次來查看廠區生產經營狀況,還時不時地會詢問車間工人一些工資發放等情況。”
船企積極轉型
除了廣屯糧草,國內船企也在積極謀化轉型,期望在新一輪的行業周期中占得一席之地。
據了解,目前我國船企建造的船舶中,60%~70%都是低附加值的散貨船,而韓國散貨船只占船企總造船量的20%左右。
大部分船舶同時在低端市場競爭,直接激化了國內造船業低端市場的產能過剩和高端市場的缺失。
在全球航運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日韓對超大型油輪、液化天然氣船(船型 船廠 買賣)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船舶訂單的控制優勢明顯高出我國。
為了挽救低谷中的造船業,政府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有關船舶工業的規劃文件。
如國務院發布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船舶工業十二發展規劃》,還有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發布的《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在政策支持下,造船業掀起了一場轉型升級潮。其中,最受造船企業熱捧的是轉型海洋工程裝備業。
據21世紀網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熔盛重工、太平洋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上海外高橋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等多家船企都已轉型到海洋工程裝備業中。
常建華表示,去年海洋工程的全球訂單在600億到700億美元,我國船企只拿到了50億,而韓國拿到了500億左右,差距很大。
據悉,熔盛重工目前已在新加坡成立海洋工程總部基地,計劃海洋工程未來在整個業績構成中的占比大概要占到30-40%左右
“海洋工程這個領域非常寬,技術要求高,附加值也高,是我們當前轉型的第一要務。未來幾個月,應能看到我們的訂單在這方面的突破。”常建華表示。
除了海洋工程裝備業之外,綠色環保節能船舶也成為2013年造船業的寵兒。
鑒于日趨高昂的油價,船東對于船舶的要求更趨向于環保節能船舶,借此緩解航運公司的運行成本壓力。2013年航企的新增訂單多以這類船舶為主。
熔盛重工則將“綠色環保節能船舶”視為轉型的第二要務。此外,熔盛重工還在適應新開辟的航線開發新船型。
“我們正在研發破冰船(船型 船廠 買賣),隨著冰層越來越薄,假如北冰洋航線開通的話,這個運率到歐洲會節省很多。”常建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