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之星”號翻沉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一、事件基本情況
(一)“東方之星”號客輪情況。
“東方之星”號客輪(以下簡稱“東方之星”輪)為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有的長江干線普通客船。具體情況如下:
1. 主要技術參數 。“東方之星”輪為尖艏雙艉雙底鋼質船舶。經核查,船舶總長76.50米,兩柱間長66.00米,型寬11.00米,最大船寬12.40米,型深3.10米,最大船高18.60米,滿載排水量890.602噸,滿載吃水2.16米,總噸位2200,主機額定功率441.00千瓦×2,乘客定額534人,船員定額50人。
2. 船舶持證情況 。經調查,“東方之星”輪法定證書齊全有效。該輪具有《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內河船舶適航證書》《川江及三峽庫區船舶航行證書》《內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內河船舶防止油污證書》《內河船舶噸位證書》《內河船舶載重線證書》《內河船舶乘客定額證書》《符合證明(副本)》《安全管理證書》。
3. 船舶航區 。重慶市船舶檢驗局萬州船檢局為“東方之星”輪核發的《內河船舶適航證書》核定航區為B級航區(自涪陵李渡長江大橋至江陰長江大橋)、J2航段(急流航段)。事發水域屬于B級航區,船舶航行區域符合核定航區要求。
4. 船舶裝載 。“東方之星”輪《內河船舶乘客定額證書》核定乘客人數為534人、船員50人。經調查,事發時該輪實際在船人員為454人,其中乘客408人、船員46人,實際載客符合《內河船舶乘客定額證書》要求。船舶由南京開航時,《航次簽證申請書》載明船艏吃水2.10米,船艉吃水2.10米,未超該輪核定最大吃水。
5. 船舶設備 。“東方之星”輪《內河船舶檢驗證書簿》記載配備以下主要設備:
(1)航行設備:AIS(B級)1臺、GPS設備1臺、測深儀1臺、導航雷達2臺、ECS(電子海圖系統)1臺、探照燈3盞。
(2)無線電設備:甚高頻無線電話2部、可攜式甚高頻無線電話2部、對外擴音裝置1套。
(3)主機、舵機及電器設備:主機2臺,舵設備2套,主操舵裝置型式為電動液壓,應急電源為蓄電池組,輔助操舵裝置型式為動力操舵。
通過對沉船駕駛室、機艙集控室、主機及舵機進行現場勘驗,該輪主輔機、舵設備、無線電設備、航行設備及信號設備齊全。經調查生還船員,上述設備在事發前工況正常。
6. 船員配備情況 。“東方之星”輪《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要求,該輪應配備:船長1人,大副2人,二副1人,水手6人,輪機長1人,大管輪1人,機工1人,客運部最低配員11人。合計24人。
經調查,該輪本航次實際配備船員46人,其中:船長1人,大副3人,水手7人,輪機長1人,大管輪1人,二管輪1人,三管輪1人,機工3人,電工1人,客運部27人。在船船員數量、職務滿足該輪最低安全配員要求。
7. 值班持證船員 。船長、輪機長、當班大副和大管輪在“東方之星”輪上均有較長的任職經歷。
船長張順文,1963年12月出生,持有重慶至上海航線的一類船長證書(重慶萬州海事處2011年6月23日換發,證書編號:S512201196312282112);從業32年,任船長17年;在7艘船舶上擔任過船長,自2007年12月起任“東方之星”輪船長。
當班大副劉先祿,1962年9月出生,持有重慶至上海航線的一類大副證書(重慶萬州海事處2011年6月23日換發,證書編號:S512201196209021918);從業24年,任大副12年,主要在“東方之星”輪上工作。
輪機長楊忠權,1970年1月出生,持有一類輪機長證書(重慶萬州海事處2011年6月16日換發,證書編號:S510212197001214536);從業25年,任輪機長13年,自1996年1月起在“東方之星”輪上工作。
當班大管輪程波,1982年1月出生,持有一類大管輪證書(重慶萬州海事處2012年12月12日簽發,證書編號:S511202198201242518);從業14年,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東方之星”輪上任輪機員,自2013年1月起任大管輪。
(二)船舶設計建造改裝情況。
1.1994 年初始建造情況 。“東方之星”輪于1994年2月1日建造完工。船舶總長62.00米,兩柱間長55.00米,型寬11.00米,最大船寬12.40米,型深3.10米,滿載排水量657.75噸,總噸位1563,主機額定功率441.00千瓦×2,乘客定額584人。船舶設計單位為長江輪船總公司東風船廠重慶東風船舶設計研究所,圖紙審查單位為重慶市船舶檢驗處,建造檢驗單位為四川省船舶檢驗處萬縣檢驗所。建造船廠包括:船體部分為國營川東造船廠,其他部分為四川省東方輪船公司修造船廠。1993年12月16日進行了船舶傾斜試驗,穩性衡準結果符合《長江水系船舶穩性和載重線規范》(1985)及其1988修改通報的要求。四川省船舶檢驗處萬縣檢驗所于1994年6月4日為“東方之星”輪簽發了船舶檢驗證書。
2.1997 年改建情況 。“東方之星”輪于1996年9月在國營重慶造船廠進行改建,1997年4月30日改建完工。改建后該船總長增加14.50米,兩柱間長增加11.00米,由平艏雙艉單底鋼質船舶變為尖艏雙艉雙底鋼質船舶,乘客定額744人。船舶改建設計單位為重慶東風船舶工業公司船舶設計研究所,圖紙審查單位為四川省船舶檢驗處萬縣檢驗所,改建檢驗單位為四川省船舶檢驗處萬縣檢驗所。改造船廠包括:船體部分為國營重慶造船廠,其他部分為四川省東方輪船公司修造船廠。1997年4月25日重新進行了傾斜試驗,穩性衡準結果符合《內河船舶穩性規范》(1993)規定。四川省船舶檢驗處萬縣檢驗所于1997年6月22日為該輪簽發了船舶檢驗證書。
3.2008 年改造情況 。此次改造主要是在主船體不變的情況下提升旅客艙室等級,并進行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系統改造。設計單位為重慶市萬州通亞有限責任公司船舶設計中心,圖紙審查單位為重慶市船舶檢驗局,船舶檢驗單位為重慶市船舶檢驗局萬州船檢局。2008年7月,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提出重新核定乘客定額的申請,重慶市船舶檢驗局萬州船檢局執行附加檢驗重新校核完整性,穩性衡準結果符合《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規定。2008年7月16日,重慶市船舶檢驗局萬州船檢局為該輪重新簽發了《內河船舶乘客定額證書》(乘客定額534人)。
4.2015 年改造情況 。2014年“東方之星”輪船長張順文,以旅客多次反映生活用水不足、底艙清水艙容積較小和滲漏嚴重等為由,向公司安全技術部提出變更清水艙和壓載艙的要求。2015年2月28日,重慶東方輪船公司在沒有報審的情況下,對“東方之星”輪底艙的壓載艙和清水艙進行變更,將船后部主甲板下兩個清水艙(5-16肋位)變更為空艙,船前部主甲板下94-104肋位處2個壓載艙和2個調載艙變更為3個清水艙和1個調載倉。
5. 船舶穩性驗算分析 。事件調查組委托專業機構對“東方之星”輪初始建造、1997年改建、2008年改造、2015年6月實船技術狀態下的風壓穩性衡準數進行了驗算(滿載出港風壓穩性衡準數復校計算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歷經三次改建、改造和技術變更,其風壓穩性衡準數均大于1,符合《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則》要求,但船舶風壓穩性衡準數逐次降低。
表1:“東方之星”輪滿載出港風壓穩性衡準數復校計算結果一覽表
年份 |
1994 |
1997 |
2008 |
2015 |
風壓穩性衡準數(復校計算) |
1.355 |
1.09 |
1.018 |
1.014 |
(三)重慶東方輪船公司及船舶建造單位情況。
1. 重慶東方輪船公司 。該公司是重慶市萬州區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其前身為1967年成立的四川省萬縣輪船公司,1997年更名為重慶東方輪船公司。公司許可經營項目包括旅游運輸(重慶至南京長江干線涉外旅游船運輸,重慶至南京普通客船運輸);一般經營項目包括船舶設計、建造修理等。公司現有“東方大帝”三星級標準涉外游船1艘,東方系列國內游船5艘。目前主要經營重慶至南京、重慶至宜昌、萬州至宜昌等航線旅游客運。公司持有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頒發的水路運輸許可證和長江海事局頒發的安全與防污染能力符合證明。
2. 船舶建造單位 。國營川東造船廠(2009年9月30日改制更名為重慶川東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了1994年“東方之星”輪主船體初始建造工作;國營重慶造船廠(2007年已破產并注銷登記)承擔了1997年改建主船體部分;重慶東方輪船公司修造船廠(原為四川省東方輪船公司修造船廠),屬重慶東方輪船公司內設修造船廠,承擔了1994年“東方之星”輪初始建造的機電、舵機、線路安裝和木作,1997年改建的部分設備安裝和客艙木作裝修項目,2008年改造的客艙布置調整等工作。經調查,以上船廠承擔的相關工作符合相應時段所承擔任務的資質要求。
(四)天氣情況。
1. 事發前后天氣情況 。由中國工程院兩位院士牽頭國內外氣象專家組成的氣象調查分析團隊,在綜合分析氣象衛星、天氣雷達、閃電定位、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現場勘查航拍資料和當事人談話筆錄的基礎上,還原了事發前后的天氣情況,并形成如下結論:
6月1日21:00至22:00,“東方之星”輪航行水域上空出現颮線天氣系統,該系統伴有下擊暴流、龍卷風、短時強降雨等局地性、突發性強對流天氣,客輪傾覆水域遭受強風暴雨襲擊。(注:颮線是由許多單體雷暴云連在一起并側向排列而形成的強對流云帶。下擊暴流是指一種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強下沉氣流,到達地面后會產生一股直線型大風,越接近地面風速越大,最大地面風力可達15級)
21:00至21:17,“東方之星”輪航行水域為偏南風,風力總體不大,瞬時極大風速為6.3-10.2米/秒(風力4-5級);約21:18,“東方之星”輪航行水域受到颮線天氣系統影響,風力開始加大,風向轉為西北風,21:18至21:25,瞬時極大風速達24.6米/秒左右(風力10級);約21:26,“東方之星”輪航行水域遭受下擊暴流影響,影響時間約6分鐘,在此期間,風力進一步加大,瞬時極大風速達32-38米/秒(風力12-13級)。
21:00至22:00,“東方之星”輪傾覆水域出現了短時強降雨天氣并伴有雷電,1小時累計降雨量達94.4毫米,其中1分鐘最大降雨量達2.6毫米。(注:24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為暴雨,超過100毫米為大暴雨)
2. 颮線天氣系統情況 。據衛星和雷達監測資料分析研判,6月1日16:00開始,在湖北中部偏南地區有對流云團生成,并向東略偏南方向移動,21:15至21:55對流云團發展到最強盛階段(見圖1)。在該對流云團下,“東方之星”輪航行水域上空出現了颮線天氣系統,颮線寬度20-30千米,長度80-100千米,其雷達回波強度超過45dBZ,過境影響時間為21:18至21:55。
圖1:6月1日21:30衛星紅外云圖(左)及雷達回波強度圖(右)
3. 下擊暴流情況 。據岳陽多普勒天氣雷達(距事發地點50千米)觀測資料分析,21:26:32,雷達測到的700米高度上的徑向風速度在不到6分鐘之內由12米/秒增大至17-20米/秒,據氣象專家綜合雷達觀測、現場災情調查及當事人和目擊者談話筆錄分析判斷,“東方之星”輪傾覆水域遭遇下擊暴流影響。
根據國內外研究表明,下擊暴流引起的風速隨高度降低而快速增大,根據模型推算地面瞬時極大風速約32-38米/秒(12-13級)。另外,根據氣象專家現場調查和航拍得到的大量照片和影像資料分析,“東方之星”輪傾覆水域兩岸5千米范圍內出現了多處遭受大風損毀區域,許多直徑大小不一的樹木被攔腰折斷,成片樹林和玉米倒伏,其中腰坦(距“東方之星”輪傾覆位置0.6千米右岸)直徑為20厘米的樹木被攔腰吹斷,也進一步印證了瞬時極大風力為12-13級。據當時雷達徑向風速度圖(見圖2)分析表明,該下擊暴流約從21:26開始,21:32左右減弱,持續影響時間約6分鐘。
圖2:6月1日21:15到21:32岳陽雷達徑向風速度圖(0.5o仰角)
4. 客輪傾覆前遭遇下擊暴流影響的主要證據 。目前,多普勒天氣雷達是探測下擊暴流的主要手段。在雷達回波上,下擊暴流主要表現為以下特征:(1)大多數下擊暴流常發生在弓形回波突起處和鉤狀回波的鉤內(或鉤的周圍);(2)低空(1千米高度以下)雷達徑向速度上有明顯輻散特征,中高層有明顯輻合特征;(3)雷達強度回波質心下降。據岳陽多普勒天氣雷達觀測分析,6月1日21:15左右,弓狀回波在監利南部開始形成,并向東移動,21:20左右弓狀回波突起處逼近“東方之星”輪傾覆位置上空,21:26左右影響“東方之星”輪傾覆位置,在低空700米高度(雷達0.5°仰角觀測)突然出現了水平尺度約2-4千米的強風區,最大徑向風速度達到17-20 米/秒;通過雷達垂直剖面觀測,“東方之星”輪傾覆位置上空1千米以下具有較強的輻散特征,在其上空1.6千米和2.4千米高度上,有明顯氣流輻合;從21:26:32至21:32:16,超過50dBZ的強雷達回波從5千米高度下降至700米高度,回波質心明顯下降。上述三個方面的情況均符合雷達識別下擊暴流特征。
另據專家現場勘查和航拍資料表明,“東方之星”輪傾覆水域右岸樹木倒伏方向主要為東南方向,朝向較為一致。據多位當事人和目擊者回憶,遭遇大風影響后風向無明顯變化,這些均符合下擊暴流產生的地面直線型大風跡象。
綜合上述雷達回波特征和地面災情調查判斷,認為“東方之星”輪傾覆水域出現了下擊暴流。該下擊暴流在“東方之星”輪傾覆位置及其附近的江面上產生了呈直線型的向外輻散強風區,“東方之星”輪正好處于強風區的影響范圍內,主導風向為西北風。
5. 降雨情況 。事發前后,“東方之星”輪航行水域出現了強降雨天氣,并伴有閃電。根據距“東方之星”輪傾覆位置1.5千米的湖南岳陽友誼機埠自動氣象站實測資料和雷達資料分析,從21:04開始出現降雨,21:18開始增大,21:24降雨強度達到最大,22:07降雨基本結束。21:00至22:00,“東方之星”輪傾覆水域累計降雨量達94.4毫米。
(五)航道水文等情況。
1. 航道情況 。長江武漢航道局提供的資料說明:根據交通運輸部批復,2015年6月份大馬洲水道航道維護尺度為5.0米×100米(航道水深×航道航寬)。依據6月3日江圖量算,事發水域江面寬度約1060米。長江航道局外網公布:6月1日-7日大馬洲水道實際維護尺度為6.0米×150米。據長江武漢航道局6月3日測圖顯示,事發水域未發現淺點、障礙物,大馬洲水道河床形態、灘槽格局基本穩定,水流平順。
大馬洲水道航道左側自下而上設置大馬洲白浮標11座、沿岸標1座,另設置了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專用標2座;右側自下而上配布44號過河標1座、大馬洲紅浮標8座。
2. 水文情況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提供的資料表明:6月1日20時,監利流量11700立方米/秒,監利水位29.77米,事發當時南岸堤頂距水面高度約10.6米;6月3日8:19在事發地點上游400米處實測,監利流量11600立方米/秒,斷面面積11900平方米,平均流速0.97米/秒,最大流速2.34米/秒,監利水位30.01米。事發河段6月3日觀測的流量與監利站6月1日的流量很接近,6月1日的流速可參考6月3日觀測的流速。
3. 現場刑偵勘驗情況 。經公安部、湖北省和武漢市、荊州市及長江航運公安局刑事技術專家和刑事技術人員現場勘驗,未發現起火燃燒痕跡、爆炸痕跡和人為破壞痕跡。

為你推薦
最新集裝箱港口排名出爐!前十中國獨占六席!

日前,根據Alphaliner全球前30大集裝箱港口最新數據,上海港領先最接近的競爭對手1000萬TEU。
在過去的14年里,上海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2023年吞吐量超過4910萬TEU繼續領跑,新加坡和寧波舟山港緊隨其后。...
2024-04-22 16:59:25
船舶海工行業5項入選!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發布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正式發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簡稱清單),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
2024-04-22 13:57:49
WSC正面“硬剛”美國FMC!

航運界網消息,世界航運理事會(WSC)4月18日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責令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糾正將于5月底生效的關于“滯期費和滯箱費”(Demurrage and Detention,簡稱D&D)最終規則中的內部沖突。...
2024-04-21 20:37:03
上海臨港新片區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簽約

近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有限公司在瓦爾帕萊索市(Valparaíso)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在大宗礦產資源、特色農產品貿易等領域合作,開發和實施數字航運解決方案...
2024-04-19 17:46:27
中國造船唱主角!歐洲首個甲醇箱船支線網絡即將投入運營

新加坡支線班輪公司X-Press Feeders與6座歐洲港口(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塔林港、赫爾辛基港、哈米納科特卡港、里加港和萊佩達港)上月簽署綠色航運走廊諒解備忘錄...
2024-04-18 20:15:01
中國造船業“破壞公平競爭”?美國發起301調查

據商務部消息,美國時間4月17日,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發起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4-04-18 09:51:32
中東局勢升級,航運業系緊安全帶

航運業高管在Capital Link論壇表示,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風險和最近的MSC船只被扣押事件已經造成緊張氣氛
迄今為止,地緣政治沖突有助于帶來航運收入。但是,可能的局面失控以及美中關系的進一步脫鉤,也許會改變這種局面...
2024-04-17 19:10:49
船廠期盼已久!三部門發文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4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簡稱通知)。...
2024-04-17 16:56:58
俄烏黑海航運協議進展:一度接近達成但烏克蘭最終選擇退出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黑海糧食協議中斷逾9個月之際,俄羅斯和烏克蘭此前就新的黑海航運協議進行了兩個月的談判,并且已經擬定了一份文本,但烏克蘭在最后一刻選擇了退出。...
2024-04-16 20: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