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創新走出“山東模式”
2016-08-24 08:06:14
來源:船舶經濟貿易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山東省船舶工業正在著力推廣以自主研發設計為先導、以重大項目集成創新為依托、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以及組織方式、研制方法可復制推廣應用的模式。當前困難形勢下,山東省船企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加強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繼續推廣“山東模式”,強化設計能力,推動行業發展方式由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轉變。
在通過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的模式成功建造了 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并將平臺國產化率提高到 80%之后,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正在謀劃采取同樣的模式來開展液化天然氣(LNG)內河動力船、江海聯運船等的研發工作,力圖通過采取應用這種協同創新使山東船舶工業發展走出一條新路子來。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以自主研發設計為先導、以重大項目集成創新為依托、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以及組織方式、研制方法可復制推廣應用的模式也可以被稱為“山東模式”。下一步,山東省船舶工業將繼續在其他具有相對優勢的細分領域有針對性地推廣“山東模式”,推進“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邁進,從根本上轉變山東省船舶工業發展方式。
小試牛刀 獲工信部認可
“十二五”以來,由于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航運市場處于低位等外部因素,以及產業布局分散、自主創新能力弱、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較少等自身因素影響,山東船舶工業發展形勢日益嚴峻,轉型升級的要求“迫在眉睫”。為推動該省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實施了山東省 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項目集成創新。2013 年 10 月,山東省組織省內近百家產學研單位正式啟動了 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協同創新項目,該項目由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為總牽頭單位,聯合中石化勝利鉆井研究院、青島天時海工裝備研究院、中集海工裝備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海洋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及一大批配套企業等單位,以突破海工裝備研發設計瓶頸、提升本地化配套率為目標,建立了多學科、跨行業、跨領域、跨所有制的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體系和保障機制。經過兩年多的努力,2015 年底,400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正式通過了專家驗收。經測算,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國產化率可達 80% 以上,其中國產設備占 70% 以上。
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 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協同創新項目,山東省在海工裝備研發設計方面形成了以自主研發設計為先導、以重大項目集成創新為依托、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以及組織方式、研制方法可復制推廣應用的“山東模式”。目前,山東省根據市場需求,將 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研發模式及數十項研究成果復制推廣應用于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 300 英尺加強型自升式鉆井平臺等系列產品研制。這無疑將示范引領山東省船舶工業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從目前來看,這種跨行業、領域、所有制的產學研合作,是以自主研發為先導、以重大項目集成創新為依托的。產學研用政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最大的創新點就是集成創新,緊緊掌握自主設計的“話語權”。同時,這種由骨干企業牽頭,集合各領域骨干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打造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的“山東模式”也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高度認可。憑借自身的綜合實力以及在 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項目中所發揮的作用,中集來福士還承擔了國家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主研任務。
繼續推廣助推轉型升級
雖然山東省船舶工業積極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步伐,但是,在當前全球航運及造船市場整體形勢都不容樂觀、新造船市場需求低迷延續的形勢下,山東省諸多船企仍然面臨著多重困境。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研發設計能力薄弱、創新能力不足是制約山東省船舶工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這種形勢下,要想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核心就是通過開展協同創新的“山東模式”,提高企業的研發設計能力。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認為,山東省造船企業多以中小型為主,相對來說,個體力量較小,而通過協同創新的“山東模式”,能夠集中有效資源,實現共同進步。
當前困難形勢下,山東省船企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繼續推廣“山東模式”,加強設計能力,推動行業發展方式由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進步的轉變。同時,只有通過開展合作,實施協同創新項目,才能更好地向雙高船領域轉型。據介紹,近年來,山東省國防科工辦也積極引導山東省船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用戶聯合申報并共同承擔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項目,還牽頭和參與了國家大型豪華游艇、雙燃料發動機研發等數十個項目,規模數量居全國第一,有效促進了各類要素的聚合,提升了研發設計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既為進一步開展“山東模式”打下了基礎,又為“山東模式”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建議,山東省有實力和條件的船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用戶可繼續跟蹤國家高技術船舶項目,以項目為依托,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
目前,“山東模式”已得到了最終用戶和使用方的支持,這才是產學研用政協同創新發展的最終目的。總裝企業、設計單位、配套企業、使用方等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參與方聯合起來,國內設計、國內制造、國內配套、國內運營,進而實現高端大型船舶與海工裝備國產化的目標。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拉長了船舶與海工裝備的產業鏈,還可解決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能使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對實體經濟的發展體現出實實在在的拉動作用。
山東船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以400 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為例,這個平臺可能不是最先進的,但是里面有很多自主創新點是之前的平臺所不具備的。通過開展“山東模式”,我們掌握了自主設計的“話語權”,實現了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并且力爭將來在自升式鉆井平臺領域打造出山東自主創新品牌產品來。
下一步,山東省船舶工業將打破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各類創新資源要素的聚合,復制推廣“山東模式”,力爭占領、站穩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技術制高點,并由技術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和效益優勢,由一廠、一校、一院優勢轉變成產業集團和地區聯盟優勢。繼續以有訂單的大項目拉動,產業鏈上下游產學研用深入開展資源共享,合作開展“大協同創新”活動,聯合爭取國內外訂單,實現提高建造模塊化、信息化水平,降低建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全方面推進“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山東設計”乃至“山東標準”的邁進,從根本上實現山東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