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造船業發力智能制造促進轉型升級
2018-05-27 09:46:00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智能化發展方式已經應用到各個行業,船舶行業也不例外。通過開展智能化建造,提高造船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提高我國造船業的整體水平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船舶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作為造船大省,山東省也十分重視智能化建造在促進船舶行業進一步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日前,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組織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參加了“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活動。在活動中,青島北船重工與上海交大簽訂合作協議,就船舶分段智能涂裝車間智能化建設達成合作意向。而此前,山東省國防科工辦已經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著力提高山東省船企的智能化水平。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智能化建造為抓手,山東省將推動重點船企逐步建立起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生產設施和管理體系。通過提高船企的智能化建造水平,為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實現船舶行業的新舊動能轉換夯實基礎。
主動出擊,智能制造已經上路
近年來,面對持續低迷的船舶市場,我國船企積極尋求突破,將兩化融合、智能制造作為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主攻方向和制造方式轉型的重要途徑;以數字化精益設計為源頭、集成化系統為支撐、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為手段,形成智能化生產線的研發和定制能力。
作為造船大省,山東省重點船企將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質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資源能源消耗作為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緊抓智能化建造機遇的道路上不斷加快追趕先進的步伐。去年6月,青島北船重工就牽頭與上海交大、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重慶長江涂裝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四方共同簽署船舶分段智能涂裝車間科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就船舶分段階段結構面、非結構面的智能涂裝技術研究展開合作,充分發揮產學研用一體化優勢,推廣智能涂裝技術在船舶工業領域的應用,以填補國內船舶涂裝領域智能技術的空白。
為提高整體生產效率,縮小與日韓等國際先進船廠的差距,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與十一所簽訂了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合作協議,在廣泛引進韓國ERP系統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網絡—實體”融合架構,以智能制造技術為紐帶,實現生產過程各環節智能化,爭取達到產品優質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高效化。
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憑借其強大的研發能力,聯合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中集控股海外知名設計公司挪威BE公司和瑞典BT公司,形成中歐互動的研發創新格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提高海工裝備的整體性能,對接支持智能制造,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環節的智能化貫通,構建了“以平臺造平臺”的創新體系。中集來福士還提出了“中集海工2025”計劃,加快智能制造的步伐。在“中集海工2025”中,中集海工將打造以數據庫為支持的智能海洋平臺,并依托數據庫的設計建造體系以及大數據的運行和維保支持體系實現設計建造的智能化,以系統智能化、數字支持平臺功能延伸、機器人、大數據采集與跨界共享,最終實現海洋平臺智能化。
山東省國防科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山東省船舶行業智能制造已經上路,但是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仍然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想深入推進還面臨不少困難,主要表現在產業層次不高,地區行業企業間發展不平衡,數字化、信息化、精益化等智能制造基礎薄弱,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和普及度不高,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供給能力不足,跨界融合智能制造人才不足等方面。
內外兼修,多管齊下補齊短板
毫無疑問,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船舶制造技術融合,提高智能化發展水平,是山東船舶工業實現從大到強轉變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構筑山東船舶工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補齊智能制造方面的“短板”,縮短與國內外智能制造先進水平的差距,一方面,山東省船企通過加強與“外腦”的合作,提升智能化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山東省也積極出臺各種政策,并提供專項資金扶植,著力提高企業的智能化發展水平。
根據山東省國防科工辦與十一所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十一所將為山東省重點船企提供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的咨詢服務與技術支撐,研究成果優先在山東省企業示范應用,并給予山東省企業在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優惠政策。山東省國防科工辦還將與十一所建立聯絡溝通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船舶工業發展座談研討活動,集思廣益,解決山東省船企在智能制造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此外,京魯船業、威海中海源船舶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別與十一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著力提高企業的智能化發展水平。
2017年,山東省出臺的《關于山東省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就提出大力推進生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加快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中間產品智能制造步伐,將智能制造作為山東省船舶工業強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進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以及配套設備設計制造過程中的應用。同時,以智能焊接技術、涂裝、安裝為突破口,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建立山東省內造船企業智能制造項目庫。進入國家“白名單”的造船企業要全面建立精益制造體系,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車間、智能倉庫和智能生產線。為了激發山東省船企推進智能制造的積極性,2017年,山東省國防科工辦與山東省財政廳在軍民結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明確提出支持船舶智能制造。
同時,山東省還充分發揮重大專項在推動智能制造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組織實施第七代超深水鉆井平臺、深海空間站、海上構筑物安裝及拆除工程船等11個重大專項,山東省將進一步完善以自主研發設計為先導、重大項目集成創新為依托、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山東智造模式”,引導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及用戶聯合申報承擔國家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研發項目,促進創新資源要素聚合及創新能力跨越提升。
此外,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也采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如對傳統造船業進行“互聯網+”的升級改造和網絡融合,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建立安全造船技術規范與標準。未來,山東船協將持續開展船舶智能制造活動,評選先進方案、個人和企業,探索制定技術團體標準工作,努力協助會員單位提高技術水平,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