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9年,中國船舶工業軟件實現替代?
2021-01-12 07:40:48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發展藍圖已初步繪就,將力爭在未來15年實現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三步走”,即在2025年實現軟件基本自主,到2030年實現軟件替代,到2035年實現軟件超越。
近年來,美國對我國科技領域持續打壓。2020年,美國對中國高校實施Matlab軟件使用禁令,使國內工業軟件實現自主可控變得更加迫在眉睫。記者近日了解到,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發展藍圖已初步繪就,將力爭在未來15年實現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三步走”,即在2025年實現軟件基本自主,到2030年實現軟件替代,到2035年實現軟件超越。
業內專家表示,中國船舶工業要實現工業軟件自主可控,還需進一步提高對軟件開發的重視程度,相關工業部門及龍頭企業應統一認識、形成合力、發揮帶頭作用,深度參與軟件的開發與應用,潛心布局船舶工業軟件的長遠發展。
行業主導 形成合力
大型造船集團當仁不讓
中國船舶工業的工業軟件高度依賴進口,已成為其自主可控發展的關鍵軟肋。日前,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夏桂華在一個行業論壇上表示,工業軟件就是工業領域的“軟裝備”,但她姓“工”不姓“軟”,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如船舶工業多品種、小批量、系統復雜、物量大、工藝流程多變、產業鏈長、壽命周期長的特點,就決定了船舶工業軟件設計流程復雜、設計修改反復、分析評估過程復雜、數據量大、種類繁多、集成難。
從主要軟件的發展歷程來看,工業軟件研發的根本推動力是各大工業企業,而非軟件行業。例如,大型船舶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NAPA起源于造船業、計算機輔助工程(CAE)軟件ANSYS起源于核工業、西門子NX系統起源于重型機械行業、PTC起源于機械行業、CATIA起源于航空業,上述軟件經過多年的市場應用與行業拓展,如今已深刻影響著船舶工業。
因此,要想改變中國船舶工業軟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單純呼吁軟件界跟上還遠遠不夠,造船界自己應該趕快行動起來。多位業內人士呼吁,要實現船舶工業軟件的自主研發,應有業內牽頭人發揮核心作用。夏桂華認為,我國大型造船集團應是主導企業的首選,其可在相關部委的支持下,在高校、研究所、造船企業、船級社、軟件公司、行業協會、產業聯盟以及相關企業的參與下,推動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開發與應用迎頭趕上。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發展目標與內容已初步擬定,包括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智能化發展的方向,整合行業內外優勢資源,打造船舶工業自主軟件可持續發展生態;以船舶 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為核心,突破三維幾何內核、基礎求解器、CAX(多元化計算機輔助技術集成)一體化開放平臺等核心技術,研發船舶設計、制造、運維、評估與審圖全壽命周期的智能船舶工業軟件平臺;為行業提供安全高效的協同作業智能化云服務,滿足我國“造船強國”建設的需求。
我國將爭取在未來15年實現中國船舶工業軟件的“三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打造軟件體系,實現基本自主。面向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全壽命周期需求,培育船舶工業軟件核心企業,建立中國船舶裝備數據標準,打造以CAD/CAM為核心,具有一體化/開放式架構和單一數據源及統一數據模型的軟件體系。突破三維幾何內核、基礎求解器、網格適配前后處理等核心技術,具備三維數字化設計與審圖、協同設計、分析評估、數字化流程制造和云服務的能力,初步實現為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自主商業化運營。
第二步,到2030年,完備軟件功能,實現軟件替代。面向船舶全壽命周期數字化、一體化、智能化目標,構建良好的船舶工業軟件產業生態,突破CAX三維建模一體化技術、智能優化設計技術、耦合求解器技術、高精度CAE求解器技術、數字船舶技術、安全可靠的云服務技術,具備以數字孿生為載體的船舶設計、制造、審圖和運維智能化的能力,實現替代國外產品并走向國際市場。
第三步,到2035年,進一步提升軟件性能,實現軟件超越。面向船舶全壽命周期設計制造運維智能化的國際市場需求,突破船舶高效智能安全協同優化設計技術、在線精細模擬技術、全球遠程智能運維技術,形成船舶設計、制造、運維全數字化一體化、智能化能力,不斷擴展為相關行業服務的能力,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使自主研發船舶工業工業軟件成為我國工業軟件行業的主要力量。
認清形勢 更新觀念
需要一幫人、一條心、一輩子去耕耘
業內人士表示,繪就藍圖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但在真正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縱觀船舶的全生命周期,設計方面的CATIA、AM、FORAN、NAPA、Intergraph,分析評估方面的ANSYS、MSC.PATRAN、Fluent、StarCCM+、SHIPFLOW、SESAM,制造方面的Windchill、UG、Mastercam,運維方面的VPM、EcoProduction Manager、MARS等國外知名軟件已在我國船舶工業占據全面壟斷地位,其中絕大多數來自美國。雖然國內船企也采用了一些自主開發的軟件,如設計方面的SPD、SB3DS、Nucas;分析評估方面的數值水池MS、COMPASSIGFEX、THAFTS,制造方面的iMES、SPDM、SEM,運維方面的METE、OTA、LOTUS等,但分布零散,缺少一體化集成理念。在這種形勢下,要打破國外壟斷,大力研發應用國內自主軟件,首先必須做好頂層規劃。
業內人士表示,在“重硬輕軟”的慣性下,我國工業軟件的發展沒能跟上制造端的發展步伐,這是我國整個工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脫離我國工業軟件整體疲軟的大環境來探討我國船舶工業工業軟件的單點突破是不現實的。
據了解,西方發達國家在全球率先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對工業軟件的迫切需求。在這種形勢下,工業軟件應運而生,并在為工業企業服務的同時不斷發展改進。在這一進程中,先行一步的西方發達國家擁有了工業軟件領域幾乎所有的核心技術和行業標準。我國作為后發國家,工業軟件綜合實力水平相對落后,專業獨立工業軟件供應商的生存能力較弱,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能力不強,復合型人才緊缺,在產品化、工程化方面與國外企業差距較大。要想在工業軟件領域奮起直追,我國必須從整個工業角度去考量,去力求全面突破。
此外,在當前形勢下要實現工業軟件的追趕,一些頗具時代局限性的觀念也亟需改變。例如,不少人依然對軟件的版權意識淡薄,認為軟件應該免費,甚至認為使用盜版也無傷大局。然而,上述僥幸心理被技術“打臉”只是時間問題,以云服務為依托的技術發展,將使未來盜版軟件不復存在。再例如,依舊有人認為,工業軟件的短板只要肯花錢就能解決。在夏桂華看來,此類觀點凸顯了其對工業軟件的無知,“花錢能買到的是管理軟件而非工業軟件,工業軟件是將工業涉及的科學、理論、知識和經驗軟件化,需要一幫人、一條心、一輩子去耕耘。”他認為。
耐著性子堅持干,最重要!
船舶工業要實現工業軟件自主可控,不僅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也需要耐著性子堅持干。而且,從工業軟件的研發應用規律來講,恐怕耐著性子堅持干更加重要。
工業軟件被國外壟斷,并非船舶工業一家,而是我國整個工業領域的普遍現狀,航空、航天、能源等重要戰略行業也是如此。因此,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或將很快出臺頂層規劃進行整體布局,在以新型舉國體制進行科技攻關的背景下,船舶工業在工業軟件的突破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我國船舶工業一方面應以只爭朝夕、舍我其誰的精神投入自主工業軟件的研發與應用;另一方面應服從國家整體戰略安排,不急躁、不盲動,充分利用新型舉國體制下的國家調配資源及市場配置資源,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耐著性子堅持干,打贏這場攻堅戰。
作為關鍵核心科技,工業軟件與芯片一樣成為我國重點發展的領域,近兩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對軟件及芯片產業給予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人才等方面的優惠與支持。可以預見的是,這將大大推動我國自主工業軟件的發展,同時吸引眾多社會資本進入。有資本支持,解決了工業軟件發展的資金難題,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社會資本的蜂擁而入可能促使盲目“大干快上”,催生“爛尾工程”。這一現象目前已經在我國芯片制造領域出現,不僅浪費社會經濟資源,而且資本帶來的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情緒對相關產業的發展環境極為不利。因此,我國船舶工業在研發自主工業軟件時,一定要理智冷靜,充分認清光靠“砸”錢“砸”不出工業軟件,也不可能“砸”快工業軟件的研發進程,只有尊重工業軟件自身的研發應用規律,耐著性子堅持干,才能在長期持續的努力中實現突破。
船舶工業的工業軟件同時具有“船舶工業”和“軟件”的性質。具有船舶工業的性質,是指軟件要與船舶的設計、建造,船企的生產、管理等“血肉相連”,要適用于船舶工業,并隨著船舶工業的發展而發展、升級而升級。具有軟件的性質,是指其必須在一個應用場景中、在一個生態系統中不斷優化迭代才能脫穎而出,就像華為研發的鴻蒙系統必須在各類手機中應用才能具備持久的生命力一樣。這一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耐著性子堅持干,才能真正讓研發出的軟件在船舶工業中應用磨合、優化升級,從而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打通船舶工業工業軟件研發的幽長“隧道”,看到自主可控的光。(李琴)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