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工業逆市跑贏大盤來年依舊可期
2024-02-07 10:48:19
來源: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3年,A股市場硝煙四起,打響四次“3000點保衛戰”仍遺憾收場,但船舶行業可謂“風景獨好”,船舶行業上市企業取得年度大幅收漲的優異成績。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一組組數據背后反映的是各大行業的興與衰,飽含著各個投資者的喜與憂。船舶行業上市企業2023年在資本市場的優異表現,體現的正是我國船舶行業緊抓船市上升周期機遇,在國際造船市場攻城略地、在科技創新中勢如破竹、實現競爭力強勢提升的行業現實。
盯指數,船舶行業逆勢向上“跑贏大盤”
2023年,上證指數艱難前行,年度增長率在第三季度轉為負值,第四季度仍然低迷未能成功翻盤,最終年度收跌3.7%。船舶行業上市企業表現成功突破大盤趨勢,在上半年大盤艱難維持并逐步向下時,船舶行業上市企業迎來了一波跳躍式增長,以高達52.8%的市值漲幅結束上半年。2023年下半年,大盤頹勢難掩,船舶行業上市企業暫時性回調后迅速回穩,最終市值實現28.3%的漲幅。相較大盤走勢及整個制造業板塊指數年度-9.3%的漲幅,船舶行業成為2023年資本市場表現最亮眼的板塊之一,較好回饋了投資者。個股方面,國瑞科技領漲56.6%,江龍船艇、中國船舶股份收漲超30%,分別達32.7%和32.1%,中國重工、中國動力、中船防務、亞光科技、亞星錨鏈等均收漲超10%。船舶行業上市企業為何能逆勢而上?這與中國船舶行業業績逆勢而上息息相關。2023年,中國船舶行業三大指標遙遙領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達4500萬、7294.6萬和15375.3萬載重噸,全球份額分別高達52.1%、67.2%和57.8%,至此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已經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船舶行業“三顆明珠”獨占鰲頭。“愛達·魔都號”的交付標志著我國集齊造船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成為全球唯一可同時建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大型郵輪的國家,中國船舶股份也成為全球獨家三次成功“摘冠奪珠”的上市公司。中國船舶股份全力推進大型郵輪制造國產化,為上市公司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提供了新思路、新機遇。2023年,船舶行業以技術研發引領發展,“全球首艘”“國內首艘”應接不暇,船型產品高端化再上新臺階,市場開拓成績亮眼。中國船舶股份發布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級核動力集裝箱船船型設計,標志著我國在“近零排放”船型研發領域取得了革命性成果;拿下中國造船業首筆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訂單,涉及4艘93000立方米VLAC,該型船是目前全球最大型液氨運輸船;簽署“6+4”艘全球最大汽車運輸船(PCTC)——10800車位PCTC合同,在該細分市場的接單量穩居全球第一。揚子江船業(新加坡上市)交付24346TEU超大型集裝箱船“MSCNA”號,刷新世界最大集裝箱船交付紀錄。中船防務建造的中國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鉆探船命名試航,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能力建設和海洋技術裝備研發邁出關鍵一步。中國重工交付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PSO),實現了我國FPSO造船業的重大突破;聯手中國船舶股份創下中國造船史最大單筆箱船訂單紀錄,包括兩型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金額達210多億元。
讀研報,資本市場關注度認可度提升
2023年,券商分析師高度關注船舶行業,行業深度及個股研報密集發布。行業方面,2023年船舶行業深度研報發布數量是2022年的3倍。個股方面,2023年中國船舶股份有49篇個股研報發布,是2022年的2倍;亞星錨鏈有46篇個股研報發布,接近2022年的3倍;中國動力有7篇個股研報,同比增加6篇。券商分析師給予船舶行業高度認可,行業景氣上行、業績拐點已現、盈利預期改善等成為研報主要觀點。行業方面,研報主要認為船舶行業處于上行周期,綠色低碳航運轉型加速,迎來船舶大周期重啟的重大機遇,相關企業盈利有望改善。個股方面,券商分析師對中國船舶股份主要提出“業績拐點已現”“長期看好造船龍頭景氣上行”“重申買入評級”等觀點。亞星錨鏈和中國動力作為配套龍頭股受益于行業景氣,券商分析師認為亞星錨鏈“持續受益船舶行業景氣提升”“盈利水平持續提升”,中國動力“盈利改善有望超預期”“船海配套穩中提質”。對于造船股中的唯一一家“A+H”平臺中船防務,券商分析師認為“訂單、營收快速增長,盈利拐點將至”“新造船市場穩定向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望龍頭,中船系收獲價值回歸的一年
中國船舶集團作為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團,2023年旗下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較好回應了投資者關切。中國船舶股份、中國重工、中國動力、中船防務等船舶制造業上市公司分別收漲32.1%、18.3%、17.8%、23.1%。中船系指數在2023年收漲25.7%,而中證軍工指數和央企100指數分別收漲-11.0%和-4.3%,中船系上市企業用價值實現詮釋了其軍工龍頭地位和“中特估”實力擔當。例如,中國船舶股份股票巨量解禁與股價持續走高并存生動詮釋了造船龍頭股價值,中國船舶股份總股本45.37%的股票同時解禁以來股價幾乎實現翻番,可見只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就能使股價打破“大解禁即大跌”預期。同時,中國船舶股份時隔8年再次入選上證50指數成份股,成為船舶行業乃至制造業上市公司在滬市的代表。
獲好評,各方點贊上市船企規范治理
2023年,船舶行業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龍頭在信息披露,董事會建設,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實踐等方面獲得多方認可。中國船舶股份信息披露工作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A級(優秀)評價,入選“央企ESG·先鋒100指數”,獲得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頒發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最佳實踐案例”“ESG最佳實踐案例”“業績說明會優秀實踐”“董辦最佳實踐案例”“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5A評級”“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等榮譽,獲得中國證券報頒發的“最具投資價值獎”“金信披獎”“碳中和五十強”獎項。中國重工榮獲新姥〉�“2023‘雙碳’創新產業探索案例”。亞星錨鏈上榜“新品質新賦能”2023國民品牌優秀案例。
展未來,行業仍是被低估的價值洼地
2023年船舶行業在資本市場表現亮眼,其大幅收漲是“沖高見頂”還是“剛到山腰”,這需要結合船舶行業投資邏輯來判斷。2024年,船舶行業上市企業將迎來高價船舶訂單集中交付,并且交付結構將進一步高端化,大比例交船款確認收入后將再度提升企業財務表現。2022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明顯利好船舶行業,相信船企已做好鎖匯工作,可以把賬面數據變動轉化為利潤規模提升。同時,2021年以來,船用鋼板價格持續走低,到2023年鋼板平均價格降幅已達20%,其中,6毫米鋼板降幅18.7%、20毫米鋼板降幅21.1%,結合鋼材市場形勢,預計短期內船用鋼板價格不具備大幅反彈基礎。此外,全球航運綠色轉型勢不可擋,訂單增量仍舊可觀。國內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助力中國造船業參與并主導全球船舶綠色轉型。綜合來看,2023年船舶行業走高是價值創造規律、行業投資邏輯決定的走高,影響船舶行業發展的客觀因素變化足以證明當前船舶行業仍然是被嚴重低估的價值洼地。
▌本文作者: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 吳攀、彭晨陽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