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P取證+研發中心揭牌!武昌造船雙喜臨門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武昌造船研發的132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和26000DWT甲醇雙燃料不銹鋼化學品船,成功獲得了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原理認可證書(AIP),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姜濤出席發證儀式。本次兩款新船型的成功研制和取證,標志著公司在綠色智能船舶研發領域取得了新的進展。
132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
132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采用甲醇/燃油雙燃料動力系統,燃油模式續航力8000海里,甲醇模式續航力4000海里,設計航速18節,并配備一人橋樓,是一型集環保、智能、高效、經濟一體的綠色船舶。同時基于該船型,還推出LNG雙燃料和常規動力帶脫硫塔兩種船型方案。該型船有以下主要特點:
載貨能力強。可裝載干貨集裝箱、冷藏集裝箱和危險品箱,并兼顧 20英尺、40英尺、45英尺等規格的集裝箱,適貨能力強。
快速性能佳。采用武昌造船研發設計的低阻直艏線型及高效螺旋槳和節能附體,極大優化了快速性,大幅節省了油耗,減少了碳排放,經模型試驗驗證油耗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不同吃水和浮態下都能有優異的節能性能。
環保設計優。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最新的船舶污染防治法規標準,主機和輔機的氮氧化物排放采用選擇催化法滿足IMO TierⅢ排放標準;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滿足第三階段能效要求,并可為客戶提供更多定制化方案。
26000DWT甲醇雙燃料不銹鋼化學品船
26000DWT甲醇雙燃料不銹鋼化學品船配備兩個甲醇燃料艙,可以滿足全船主機、輔機和鍋爐的全航程燃料需求,續航力達8000海里,是一型低碳/零碳替代燃料智能船舶。此外,同時提供了風帆助力選配和LNG雙燃料版本供船東選擇。該型船有以下主要特點:
船型性能優。通過線型優化、結構輕量化設計、螺旋槳與節能裝置一體化設計等措施,船舶在典型營運工況均有較好的能耗表現,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滿足第三階段能效要求;配備軸帶發電機,常規海上航行工況使用軸發,無需運行柴油發電機;其載重量、航速、油耗等各項關鍵技術指標優異,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智能化程度高。該船按照CCS《智能船舶規范》配置了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等高等級船舶智能系統,可實現對機艙所有關鍵設備的運行情況監控和智能技術決策支持,并配備智能船舶信息平臺,可實現船岸信息共享功能。
綠色甲醇雙燃料設計。滿足國際海事組織相關規范要求,配置2個甲板甲醇燃料艙和1個甲醇燃料準備間,采用高集成橇塊化設計,優化了設備布置和管路走向,減少空間占用的同時便于安裝制造,顯著增強了甲醇燃料系統的船舶適配性和經濟性。在不影響原船舶運載能力的情況下,有效降低了船舶碳排放。
結構輕量化。該船通過裝載工況優化減少靜水彎矩和剪力,同時基于規范計算與艙段有限元優化中橫剖面,減少結構物量和局部區域材料規格,從而降低建造成本,增加船舶載貨量,提升船舶運營經濟性。
近年來,武昌造船積極貫徹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圍繞主建船型定位,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度融合,先后設計推出了系列滾裝船、多用途船、散貨船、支線集裝箱船、油化船、內河新能源船和漁業養殖裝備自主船型,初步形成主建船型研發譜系,后續將持續加大成果轉化,為公司船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與此同時,“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聯合研發中心”近日在武昌造船重裝公司揭牌成立,該中心由武昌造船重裝公司和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組建成立,旨在打造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平臺、科技轉化平臺、專業人才培養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和產業孵化優質平臺,助力我國雙碳戰略和造船強國建設。
活動當天,武昌造船重裝公司主要負責人和相關技術人員、武漢理工大學船海與能源動力工程學院主要負責人以及特邀嘉賓等20余人參加揭牌成立儀式,雙方主要負責人共同為“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揭牌。揭牌儀式上,相關人員介紹了聯合研發中心成立的背景、意義、目的、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工作機制等,召開了研發中心第一次聯合會議。
據悉,“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將圍繞柴電混動、氣電混動、新能源燃料系統等新能源船舶動力系統開展系統的科學研究、新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為武昌造船重裝公司實現新能源船舶的修造、動力系統研發提供強大的、全方位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未來,“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將瞄準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加-儲-供設備、柴電混動與氣電混動技術與裝備、低碳零碳燃料在線重整制氫設備、低碳零碳燃料發動機與排放控制等4大技術研發方向,通過項目合作、產品聯合研發、技術成果轉化等多種方式助力武昌造船重裝公司在新能源船舶修造、新能源船舶動力系統、新能源船舶燃料系統等裝備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致力于在三年內使聯合研發中心快速成長為新能源船舶動力領域的知名研發中心。

為你推薦
韓華海洋全球首艘零碳排放LNG船亮相

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展覽會Gastech 2024上,韓華海洋首次公開發布了全球首艘零碳排放17 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Ocean 1”號的具體技術。該船作為應用了各種環保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新一代零碳動力LNG船,引起了全球船東和船級社的廣泛關注。...
2024-09-25 11:12:00
江龍船艇“三峽氫舟1”號亮相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

9月22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以下簡稱展覽會)在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展會以共創“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為主題...
2024-09-24 20:13:18
蕪湖造船廠新能源標準船型亮相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

9月22日,蕪湖造船廠旗下三點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專注內河航運綠色智能轉型的高新技術企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于“2024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正式向全球觀眾展示了其在新能源交通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創新解決方案...
2024-09-24 20:09:08
海油工程總包環渤海地區最大LNG接收站二階段工程完工投產

9月21日,由海油工程負責總承包的環渤海地區最大LNG接收站,唐山LNG接收站二階段工程,提前21天完工投產。...
2024-09-24 06:26:48
ST Engineering新加坡新造船廠Gul Yard啟用

ST Engineering新加坡新造船廠Gul Yard正式啟用,該廠于2023年2月被收購,接替將于2024年底租賃到期的Tuas Yard。Gul Yard規模為Tuas Yard的兩倍,專注承接更大、更復雜的造船與維修項目,尤其重視海工建設...
2024-09-23 20:24:14
中船澄西浮船塢82600噸批量造船首戰告捷

匠心逐夢,初心不渝。9月21日,隨著59號82600噸散貨船從“衡山”塢順利出塢,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浮船塢82600噸批量造船首戰告捷。...
2024-09-23 20:03:08
HD現代一批環保船舶技術通過船級社認證

9月17日至20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展覽會Gastech 2024在美國休斯敦舉行。韓國HD現代(原現代重工集團)攜眾多子公司組團參展,展示了新一代LNG運輸船、FSRU(浮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液化二氧化碳(LCO2)運輸船等環保船舶...
2024-09-23 19:47:00
從“奪命船廠”到“最安全船廠”?造船巨頭砸重金“自救”

鑒于今年頻繁發生的傷亡事故,韓國韓華海洋決定砸“重金”推進全公司的安全革新,未來三年內投資105億元徹底改變“奪命船廠”的不良形象,努力打造成為“全球最安全船廠”,確保員工安全和生產質量。...
2024-09-23 11:14:32
全球首創!三星重工推出浮式藍氨海上工廠設計

三星重工9月19日表示,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的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展覽會Gastech 2024上,該公司開發的全球首個浮式藍氨(Floating Blue Ammonia)海上工廠概念設計獲得了美國船級社(ABS)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2024-09-22 19:46:00
惠生清能:為走向“凈零”而持續向“新”

2024年9月17日至20日,備受矚目的國際天然氣展覽會(Gastech 2024)在美國休斯頓喬治布朗會議中心順利舉行。惠生清潔能源于本次盛會上展示創新實力,與業內知名能源公司、核心供應商、船級社等重點企業通過技術分享和戰略合作,為全球能源格局探尋更綠色的解決方案。 ...
2024-09-22 19: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