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船九院助力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所屬中船九院以聯合體中標“馬尾造船適應性技術改造項目水工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為建院7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作為船海領域工程建設規劃設計的“國家隊”,中船九院建院70年來,砥礪奮進,獨具匠心,累計規劃設計了國內90%以上的大中型造修船基地和海洋裝備基地,為服務保障海軍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中國船舶工業高端制造和轉型升級做出了突出貢獻。
馬尾造船適應性技改項目分為陸域工程和水域工程兩部分,擬建設一座5000噸級船舶下水設施,配套建設滿足3萬噸級運輸船停靠的設施,建有水平船臺、總裝平臺、鋼結構滾裝平臺、船舶總組平臺等各一座,并配套建設相應的動能及辦公設施。
中船九院承擔該項目水工工程勘察及設計。目前詳細勘察、初步設計已順利完成,水域工程擬于2023年5月開工。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新增5萬噸鋼構產量和8艘長度100米以內船舶,將助力連江深遠海養殖平臺、海上風電產業以及船舶制造業發展,加快打造有影響力的船舶與海工裝備科創高地。
除馬尾造船適應性技改項目外,中船九院負責規劃設計的中國船舶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惠生南通船塢擴建工程和濟寧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中國船舶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
中國船舶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是國家發改委重大建設項目和上海市重大工程,也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該項目選址位于上海長興島南岸沿線,已于2021年1月開工,預計2023年12月基本建成。
長興造船基地二期是推動長興海洋裝備基地由制造向智造轉型,推廣智能化生產線和綠色造船技術,打造世界先進的集總裝集成、系統模塊、核心配套、生產服務等為一體的全要素產業基地。
目前,長興造船基地二期正在大面積建設中,3月28日船體聯合車間已點火試生產;5月6日,超大型水工工程二號船塢塢口施工全部順利完成,船塢建設整體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在建的700噸龍門吊計劃8月底具備投入使用條件,2號船塢9月底具備分段下塢條件,港池12月底前具備靠船條件;各項工程均順利開展,并按照總體計劃持續推進。
中船九院基于先進的設計理念和雄厚的技術力量,開展智能制造基礎研究。通過智能單元的引進,實現車間級的智能制造集成應用。利用自動化、智能化和系統化的手段,加強余料管理和統籌利用,在保障建造質量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和費用支出;在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統籌考慮自然通風采光、太陽能光伏發電、余熱利用、中水回用等節能環保技術,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加大對三廢治理力度,減少排放,保障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設計、制造及船舶運維過程中融入綠色制造理念,充分運用高新技術、節能環保材料和制造設備。
規劃建設數字化船廠,推進智能裝備、單元、生產線、車間和數字化船塢以及數字化物流建設和應用;建設基于車間工控網和物聯網等涵蓋全廠生產資源、中間產品和人員等感知系統和工業互聯網;基于自主可控的船舶核心工業軟件體系,建立模型驅動的船舶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集成研制模式,建立基于智能裝備的船舶中間產品高質、高效、柔性制造模式,建立基于大數據的精益管控模式,實現全廠設計、制造和管理的一體化集成透明化,數控設備智能化的互聯互通,智能化的生產資源管理,智能化的決策支持,打造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數字化船廠和行業領先的海洋裝備科技企業。
惠生南通船塢擴建工程
惠生南通船塢擴建工程預計將于今年11月底竣工完成。根據改造計劃,船塢長度由原290米延長為370米,并且新增一座國內最大噸位的2000噸龍門吊,并新建噴涂車間、SPB罐總組車間。完全建成后,惠生海工將擁有建造更多大型及超大型船舶的生產能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噸龍門吊設計過程中,中船九院項目團隊在充分考慮使用性能、制造質量及經濟性三要素的前提下,將主梁設計為單梁型式,采用先進的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對整機鋼結構的強度、剛度進行多工況分析,從而使結構設計地更加安全、可靠、經濟,對關鍵承載部位進行了詳細的計算論證,優化了主結構形式,實現了整機的輕量化設計。
濟寧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
中船九院承擔總體規劃設計的濟寧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計劃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這是全國首個標準化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規劃占地約1125畝。一期工程新建船體聯合車間、分段裝焊車間、涂裝車間、舾裝綜合車間等4個生產車間及有關配套設施,一期建成后將具備年造船24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項目整體竣工后,將具備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
中船九院在規劃設計中,堅持把“綠色智能造船—造綠色智能船舶”的理念貫穿于該項目總體規劃設計中,精心打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引領內河船舶制造“數智化變革”,推動船舶制造模塊化、標準化和批量化,加快內河船舶升級迭代,引領中國江北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新格局。
長期以來,中船九院始終聚焦主責主業,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持續推進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技術深度融入“新基建”,助推船海企業、科研院所加快實現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為你推薦
七O八所研發設計全球最大艙容液化氫運輸船船型發布

在日前舉行的2024國際氫能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O八研究所發布2型液化氫運輸船設計方案,引發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2024-04-19 15:35:25
HGK Shipping推出液氨/LCO2運輸船新設計

德國領先的內河航運公司HGK Shipping日前透露,計劃為歐洲水道建造一種新型液氨和液態二氧化碳(LCO2)運輸船。...
2024-04-18 20:16:30
七O八所自主研發設計大開口多用途紙漿船再獲批量訂單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自主研發設計的8 2萬噸大開口多用途紙漿船獲挪威船東高度青睞,再獲得批量訂單,首制船計劃于2027年交付。此前,該船型2023年已獲得Grieg船東4艘設計訂單,得到船東高度認可,彰顯了這一明星船型良好的市場影響力和應用場景。...
2024-04-18 20:03:39
全新換代!上船院設計多用途船獲DNV認可

4月17日,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的12600噸多用途船OCTOPUS 12 6(HL500)和12000噸多用途船OCTOPUS 12正式獲頒挪威船級社(DNV)原則性認可(AIP)證書,標志著上船院12000噸級多用途船迎來了全新的綠色化和智能化換代。...
2024-04-17 19:08:43
上船院獲頒DNV國內首張船舶網絡安全AIP證書

4月15日,挪威船級社(DNV)為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頒發了國內首張船舶網絡安全原則性認可(AiP)證書。這也是DNV全球首張針對油船的網絡安全AIP證書,標志著上船院在船舶網絡安全設計領域取得了實質突破。本次認證同時滿足國際船級社協會(IAC...
2024-04-16 18:21:38
上船院再獲6艘12000噸多用途船設計訂單

日前,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12000噸多用途船OCTOPUS 12再獲新訂單。...
2024-04-09 15:31:07
708所獲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大型集裝箱船新能源改裝設計合同

4月2日,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中遠海運重工)與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舉行了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及大型集裝箱船新能源改裝設計合同簽約儀式。...
2024-04-03 19:35:19
超120艘!上船院自主研發第二代散貨船獲批量大單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的第二代“DOLPHIN 64”散貨船再獲批量建造訂單。至此,上船院該船型在多個船廠已生效訂單120余艘,不僅再次展現了上船院DOLPHIN散貨船研發設計的品牌實力,也為航運市場實現低碳發展貢獻了值得信賴的“中國方案”。...
2024-04-02 16:57:52
民船中心聯合美國船級社舉辦船舶可替代燃料研討會

2024年3月28日,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簡稱民船中心)聯合ABS船級社在青島共同舉辦《船舶可替代燃料研討會》,與會約40名船東、船廠、設計院技術專家共同探討面對日益嚴格的IMO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船用可替代燃料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法律和規范也在逐步完善,綠色低碳 ...
2024-04-02 08:04:52
手持訂單全球第一!上船院研發LPG/液氨運輸船連續接單

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的兩型最新款液化石油氣(LPG) 液氨運輸船,以其卓越的設計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歐洲船東慕名紛至沓來。...
2024-03-28 09: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