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8艘!中國船企“霸榜”手持訂單創歷史新高
中韓船企“搶單大戰”進入白熱化的年末沖刺階段,中國船企連續第三個月蟬聯月度接單榜首位。憑借在接單量上的壓倒性優勢,中國船企手持訂單正在迅速攀升,突破2008年的最高紀錄創下歷史新高。
新船訂單量環比同比均下滑,中國船企連續3月占據榜首
根據克拉克森11月6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0月,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77艘241萬修正總噸(CGT),以CGT計,環比9月的289萬CGT下降16.6%,與去年同期的453萬CGT相比下降47%;以艘數計,環比9月的90艘減少了13艘。其中,中國承接了60艘158萬CGT,以65%的市場占有率連續3個月占據榜首;韓國承接了11艘62萬CGT,市場占有率為26%。
今年1~10月,全球累計新船訂單成交量為1910艘、5416萬CGT,以CGT計與去年同期的4106萬CGT相比增長32%,以艘數計與去年同期的1852艘相比增加了58艘。其中,中國承接了1338艘3750萬CGT,市場占有率為69%,位居第一;韓國承接了219艘966萬CGT,市場占有率為18%,排名第二。
進入2024年以來,中韓兩國在全球造船市場上再次展開了激烈交鋒。其中中國在1月、3月、4月、5月、6月、8月、9月、10月均占據接單榜首位,韓國在2月、7月奪得第一,中國造船業的接單優勢不斷擴大。特別是在4月至6月連續三個月來,中國船企單月接單市占率均在75%以上,而韓國船企在此期間的市占率不足15%,6月接單市占率更低至10%以下。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盡管韓國造船業的市場占有率繼續落后與中國,但韓國造船企業正在集中承接高附加值船舶訂單,如果按單船CGT計,韓國船企為5.6萬CGT,中國船企為2.6萬CGT,韓國船企承接的新船噸位比中國船企高出一倍以上,這也證明了韓國船企是以大型船舶為主承接訂單。
雖然10月新船訂單量降幅明顯,但新造船價格依然保持在高位。截止今年10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Newbuilding Price Index)為189.64點,環比9月底的189.96點下降了0.32,但與去年同期的176.02點上升了8%,與2020年9月相比上升了50%,新船造價仍然呈現出堅挺態勢。從船型來看,LNG運輸船價格為2.61億美元,超大型油船(VLCC)價格為1.29億美元,22000~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價格為2.74億美元。
截至10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訂單量為1.51億CGT,其中中國手持新船訂單量達到8468萬CGT,以56%的市場占有率繼續穩居第一;韓國手持新船訂單量為3790萬CGT,市場占有率為25%,位居第二。
至少10家中小型船廠重啟?中國船企手持訂單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隨著全球新造船市場強勢復蘇、新船訂單持續增長,中國船企手持訂單量也在迅速增加。以10月底的數據來看,中國船企手持訂單高達8468萬CGT,比2008年10月7677萬CGT的歷史峰值水平還要高出10%,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與2020年10月僅3012萬CGT相比更是增長了181%。
而在此期間,雖然全球手持訂單量自2020年年底以來也增長了86%達到1.51億CGT,但這一數字仍比2008年的最高紀錄要低34%。目前中國船企手持訂單在全球占比達到了56%,而在2020年其市占率還不到40%。
克拉克森指出,中國船企手持訂單增長主要是由于船型結構日益多樣化、加上船廠持續擴張產能。在2008年10月中國船企創紀錄的手持訂單中,約有50%為散貨船,而如今散貨船在中國手持訂單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21%。
高端船型正在中國船企的手持訂單中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按CGT計算,集裝箱船和液化氣船目前占中國船企手持訂單總量的41%。特別是在集裝箱船領域,目前全球集裝箱船手持訂單的68%都是在中國船企建造,比例遠遠高于2008年10月的23%,而在今年以來中國船企幾乎“包攬”了全球90%以上的集裝箱船新船訂單。
另一方面,盡管韓國船企繼續在液化氣船建造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但近年來中國船企的份額有所上升。目前,中國船企擁有全球液化氣船手持訂單的32%,遠高于2020年10月的14%,而2008年這一比例僅有1%。
中國船企在全球油船手持訂單中的份額也有顯著增長,截至10月初已達到67%;與三年前的35%和2008年的29%相比均有大幅提升。
克拉克森表示,這些轉變是由一系列因素推動的,其中包括中國在建造高端船型方面日益增長的專業技能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水平。同時,中國也是當前全球造船業產能擴張的主導力量,生產力的提高、閑置設施的重新啟用以及一些造船廠新宣布的擴張計劃都有助于實現訂單量的強勁增長。
例如,舟山長宏國際正通過改造其從金海智造租賃的部分修船設施來擴大造船產能,用于建造其從地中海航運承接的12艘LNG雙燃料19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揚子江船業、新時代造船、恒力重工、韓通船舶重工等多家船廠今年都宣布將擴張產能、建設新的干船塢,以便承接更多高附加值船舶訂單。
業界觀察人士估計,在過去18個月里國內至少有10家中小型船廠重啟,其中包括舜天造船、國裕船舶、威海三進船業、宏強重工等。航運咨詢機構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總監Stuart Nicoll預測,2023年至2028年間中國造船產能將增長500萬CGT,增幅達到31%。

為你推薦
新紀錄!今年集裝箱船交付量已達250萬TEU

2024年還剩2個月的時間,全球集裝箱船交付量已達410艘250萬TEU,創下新的年度紀錄。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Niels Rasmussen表示,以TEU計,今年前10個月的新船交付量超過了2023年創下的230萬TEU的高點。...
2024-11-06 20:14:53
特朗普重返白宮:航運市場面臨“美國優先”新一輪沖擊

當地時間11月6日凌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這一消息迅速攪動了全球市場,航運業也無可避免地置身其中。...
2024-11-06 19:52:06
分析師:特朗普上臺或再次重塑航運業

11月5日,美國大選投票正式開啟。本屆美國總統候選人分別為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和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2024-11-05 19:15:48
需要40艘!LNG加注船還要大型化!

據《中國船舶報》報道,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旗下船用燃料部門TotalEnergies Marine Fuels表示,到2030年,將需要40艘新的液化天然氣(LNG)加注船來滿足預期需求...
2024-11-04 19:25:29
全球海運要道承壓,供應鏈脆弱性凸顯

當前,全球海上關鍵咽喉要道的脆弱性使全球經濟、糧食安全及能源供應面臨日益嚴峻的風險。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發布的《2024年海運回顧》報告指出,諸如巴拿馬運河、紅海與蘇伊士運河以及黑海等全球海運咽喉要道正面臨巨大壓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
2024-10-30 19:44:09
克拉克森研究報告:航運租賃行業發展

2024年10月29日,克拉克森研究受邀,就中國航運租賃發展議題,參與由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組織的,金融租賃公司及主流金融財經類媒體參與的調研活動。...
2024-10-30 19:40:38
新船成交均價創歷史新高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1000GT以上)成交1733艘、1552億美元,單船平均價格8955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該平均價格較2008年5045萬美元增長78%,比2022年創下的前高6650萬美...
2024-10-30 09:52:43
近6000億!中國船企拿下全球70%綠色船舶訂單

在全球航運業邁向綠色轉型的浪潮中,綠色船舶在今年的新船訂單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前三季度累計訂單金額逼近6000億元人民幣。中國船企拿下前三季度70%的綠色船舶訂單,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
2024-10-30 08:15:00
航運業能源轉型加速,三大燃料“分天下”?

近日,DNV船級社發布了《2024年能源轉型展望》報告,報告中針對氨、電子燃料(E-fuel)、生物燃料等多種新燃料未來的需求情況進行了預測。報告指出,到2050年,受脫碳政策和船舶能效的影響...
2024-10-29 19: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