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造船業:東南開花處處香
2013-12-12 16:47:20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自古以來,居于我國東南部的福建省便是造船重地,中國“四大古船”之一的“福船”便誕生于此。1866年清政府創建的福建船政局和1858年英商投資的廈門船塢公司,是該省近代船舶工業的發端。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船舶工業繼續昂首前進,定位獨特,活力充沛,雖然經受了亞洲金融海嘯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洗禮,亦不改前進勢頭,可謂東南開花處處香。
目前,福建省共有大中小船舶企業及相關企事業單位250余家,從業人員3萬人以上,初步建成了福州、廈門、泉州、福安四大修造船基地,形成了以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為核心的船舶制造中心和以地方民營企業為重點的船舶維修中心的產業格局。今年上半年,在船舶行業形勢仍然嚴峻的情況下,該省船舶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依然保持平穩且略有增長,產品特色更加彰顯,發展后勁更加充足。據統計,依托特色的產品定位及靈活的經營模式,該省上半年規模以上修造船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17.1億元,同比增長7%;出口產值59億元,同比增長13%。
小規模 大特色
與國內其他地方的大型船廠相比,福建省船廠的規模均不大,這不僅表現在各類造船設施上,也表現在建造的產品上。據了解,在該省擁有的150余家規模以上造船企業中,建造的最大船舶僅為8.5萬噸級的散貨船,雖然也擁有少量30萬噸級、18萬噸級以及10萬噸級的船塢,但主要用于超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油船等船型的維修工作。
“多年來,我省船舶工業均未有過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因此,從規模及產能上來講并不龐大。在國家大力削減無效造船產能的當下,我們面臨的壓力并不大,主要表現為周期性的產能過剩,部分船廠甚至還面臨著產能不足的局面。”福建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會長黃祥順告訴記者,盡管該省船舶工業總體規模不大,但產品定位卻特色十足,主要集中于海洋工程輔助船、半潛式生活居住平臺以及大型汽車滾裝船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特種船型,這也成為該省船舶工業躲避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最好屏障。
福建省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東南造船廠、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該省船舶工業的絕對主力,同時也代表著該省船舶工業的發展水平。據悉,由廈船重工建造的各型汽車運輸船,被國際航運界譽為“廈門型”標準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由馬尾造船建造的700TEU集裝箱船,被漢堡海事展譽為同類船型的世界標準;東南船廠近年來則主攻海工輔助船,建造并交付的各類海工輔助船已超過100艘,其產品定位也逐步走向高端,一舉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海工輔助船出口基地”。
“我們的產品定位和國資背景,為我們抵御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因此,雖然當前船價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有賴于廈船重工、馬尾造船以及東南造船等企業多年來在特種船舶領域‘精耕細作’的技術積累及品牌推廣,我們將相關的風險控制在了一定范圍以內,并在接單、船型研發以及生產建造等領域有了進一步的突破。”福船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在上一輪火爆的船市行情中,福船集團所屬的三大骨干船廠并未隨波逐流,盲目擴大產能、造大船,相反,大家根據自己的產品定位,積累了海工輔助船、汽車滾裝船等特種船型的建造經驗,積極維護與船東的關系,在產品價格、質量以及建造效率等方面形成了較好的優勢,為后續的市場開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該集團的手持訂單任務已經排至2016年,發展后勁非常足。
福建省民營船廠數量較多、產品也較為豐富。不過,受低迷船市拖累,當前,該省民營船廠可謂喜憂參半:部分及時轉型,將產品定位于海工輔助船、內河船、遠洋漁船、公務船以及民生工程類船舶的船廠,生產經營情況正逐步企穩回升;部分固定投資過大且定位于散貨船、油船等傳統船型的民營船廠則面臨著“尾大不掉”的難題,開工率不足甚至停產,逐步陷入了經營困局,舉步維艱。可喜的是,在東南造船、馬尾造船等有品牌、有實力、有訂單的省屬國有造船廠的帶動下,不少民營船廠也逐步走出困局,將閑置產能轉變成了有效甚至是高效產能。如:東南造船通過控股福寧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將原有民營船廠的低效產能轉變為高效產能,不僅緩解了東南造船的產能不足,還培育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馬尾造船通過重組民營企業福州利亞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轉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500人海上半潛式生活平臺,不僅實現了自身產品的轉型升級,也帶動利亞船舶走出了訂單不足的市場泥潭。
福建省福安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林瑞金告訴記者,為了替當地船廠打開海外市場,謀取生存與發展的市場空間,該行業協會不僅積極充當船廠與政府間的橋梁,還主動帶著相關船廠的宣傳冊前往海外參加展會,并在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有所收獲。目前,福安當地從事船舶修造的船廠有37家,雖然其產品定位比較分散,但海洋工程輔助船的比例正在穩步提升。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