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15-07-23 08:36:29
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15年上半年,受全球航運市場低迷、油價持續下跌的影響,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大幅下降,海洋工程裝備市場明顯萎縮。企業交船難、融資難、盈利難、轉型難等問題依然突出。面對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政府部門全力支持,全行業直面困難,骨干船廠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確保船舶工業平穩發展。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一)造船三大指標情況
1~6月份,全國造船完工18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承接新船訂單111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2.6%。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3807億載重噸,同比下降9.2%,比2014年底下降7.6%。
(二)重點監測企業總產值情況
1~6月份,船舶行業88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56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船舶制造產值982億元,同比增長5.8%;船舶配套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14.7%;船舶修理產值64億元,同比增長9.2%。
(三)企業盈利能力情況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144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08.1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船舶制造企業為1544.7億元,同比增長8.3%。船舶配套企業為362.6億元,同比增長5.8%。船舶修理企業為72.2億元,同比增長18.5%。
1~5月份,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4億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船舶制造企業為48.1億元,同比下降11.3%。船舶配套企業為16.4億元,同比增長20.2%。船舶修理企業為1.8億元,同比下降8.2%。
1~6月份,88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0億元,同比增長4.5%;利潤總額24.7億元,同比下降3.5%。
(四)船舶出口情況分析
1~6月份,全國完工出口船167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5%;承接出口船訂單9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5.6%;6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1.3117億載重噸,同比下降8.7%。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90.2%、83.4%和95%。
1~5月份,我國船舶出口金額達127.7億美元,同比增長19.1%。我國出口船舶產品中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仍占主導地位,其出口額合計為67.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2.6%。我國船舶產品出口到17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向亞洲出口船舶的金額為82.9億美元,占比為65%。
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國家密集出臺相關政策,船舶工業迎來新的機遇
上半年,國務院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并配套下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強化船舶等裝備制造業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綜合競爭優勢。人民銀行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發改委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財政部、工信部、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部發布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等文件,這些政策對穩定船舶工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為船舶工業邁“3.0時代”帶來了新的機遇。
(二)創新能力快速提升,雙高產品批量承接
上半年,我國骨干造船企業積極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繼續以創新為驅動,努力穩定生產確保交船。上半年交付了全球最大8500車位汽車滾裝船、國內首艘3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船、全球第二大7.2萬噸半潛船。與此同時,我國最大箱位18000TEU集裝箱船試航成功,全球最大獨立貨罐型3.7萬噸瀝青船順利下水。批量承接了萬箱集裝箱船、超大型原油船(VLCC)、7800車位汽車滾裝船,液化天然氣(LNG)動力客滾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新船訂單修載比達到0.369。在海工建造領域交付了世界首臺半潛式圓筒型海洋生活平臺、亞洲首艘LNG動力全回轉工作船、國內首艘深水環保船,全球最大12000噸級起重船總裝調試,全球首制R-550D自升式平臺出塢。
(三)國際市場競爭激烈,骨干企業逆勢發力
上半年,國際航運市場延續低迷,新船市場大幅下滑,全球新船成交369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4.3%,但我國骨干造船企業在逆境中優勢突顯,努力做好船東工作,順利完成交船,大力開發新船型,搶占國際市場訂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全國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業,占全國比重57.5%,比2014年底提高6.9個百分點;新承接船舶訂單前10家企業,占全國比重75.4%,比2014年底提高近20個百分點。
(四)先行指標觸底反彈,經濟運行有望企穩
上半年,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我國經濟實現了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走勢。6月波羅的海干散貨(BDI)指數上漲35.8%,二季度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量環比逐月回升,船舶工業利潤總額下滑比年初有所收窄,主要先行指標先后觸底反彈,低位震蕩。隨著老舊船舶拆解政策的延續,內河船舶更新換代需求增多等有利因素的影響,我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狀況將有望實現企穩回升。
(五)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大力發展
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步伐愈發加快,促使船舶建造朝著設計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管理精細化和信息集成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勞動用工成本剛性上升,與日韓相比優勢逐漸消失。在政策指引和市場倒逼的雙重作用下,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中船澄西(廣州)有限公司等國內一些骨干船廠在切割、焊接、涂裝等船舶建造環節廣泛使用機器人,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造船精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競爭力,智能制造已經成為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道路。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