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運輸船的設計特點及挑戰
2021-08-30 21:07:08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向歐洲北海地區廢棄的油氣田中注入二氧化碳,是保護大氣環境的絕佳方法之一。而將二氧化碳運送到那里的方式,我們最先能想到的就是海運。在日前召開的題為“關于迎接大規模二氧化碳運輸和港口技術挑戰”論壇上,與會專家重點討論了航運在碳捕獲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此前,二氧化碳多為管道運輸,但這是一項高成本投資,且只是在少量運輸的情況下可行。相關計算顯示,運距在650公里之內,二氧化碳管道運輸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超出這個距離,就需要另尋他法。從不同國家或地區在全球貿易供應鏈中“各司其職”的趨勢來看,二氧化碳運輸船將替代管道運輸。
Element Energy公司高級顧問Michael Joos和任職于Anthony Veder集團的船舶工藝工程師Karin Kuipers均表示,二氧化碳運輸船的研發需要重點考慮設計技術要求、發動機/燃料選擇、能源使用和成本估算,以及貨物安全殼系統和貨物裝卸要求。“我們需要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流程來優化船舶設計。在決定這些問題之前,需要明確二氧化碳的狀況——加壓使其成為液態。有三個可接受標準:低壓和-50℃,中壓(17巴)和-25℃,高壓(45巴)和10℃。一項調查顯示,選擇前兩種標準的企業站91%。
瓦錫蘭氣體解決方案公司銷售總經理Pål Steinnes就表示:“液態二氧化碳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促進綠色未來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整個碳捕獲基礎設施價值鏈的關鍵環節。在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的貨物密封和貨物處理要求中,我們的設計理念是在一艘總載貨量為7500立方米的船上配備兩個密封罐,每個罐體容量為3750立方米。考慮到液態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質,我們會進行集中的工程分析,進而保證對船舶的密封系統和貨物處理系統進行最佳的設計。
日本新來島造船(Sanoyas)設計的新型船舶不僅可運輸二氧化碳,而且在二氧化碳貨艙前配備了專門用于壓入的系統空間,可滿足將二氧化碳壓入海床封存需要。該船主推進系統采用雙軸全回轉推進方式,船尾設計為可以減少船體阻力的Buttock-Flow型,既滿足在海上進行二氧化碳壓入作業所需的位置穩定要求,又保證了適合遠洋航行的推進性能。由于二氧化碳需要保持液化狀態,新來島造船于是利用LPG儲罐設計和制造技術,開發出了適用于從陸上工廠接收、運輸二氧化碳并將其供應給壓入設備的獨立型圓筒“C型”儲罐。
在談及提高效率以降低運輸成本時,Michael Joos說,二氧化碳運輸船的運營成本及維持液化二氧化碳所需燃料成本,約占整個碳捕獲成本的80%。在總結優化運輸過程挑戰時,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將取決于大型船舶提供的規模經濟效益及運營支持(如進入港口所需的時間)。
在Karin Kuipers看來,從“捕獲碳”到“注入碳”的過程具有很強的挑戰性,第一在于幾個相互依賴的處理層和基礎設施層,相關方必須順利合作,第二在于存儲可用性、排放變化和技術兼容性,第三是確定最佳運輸條件并制定二氧化碳運輸標準,第四是必須管理港口基礎設施限制,如可容納的最大船舶吃水深度、長度及碼頭可用性。
二氧化碳運輸船設計的另一個實際問題是如何調節所載二氧化碳以使其保持低含水量,或者這是在“接收和注入”階段需解決的問題?Karin Kuipers認為,這是各方都需關注的,在船上需要解決低溫、儲存,在碼頭需要解決裝載臂的問題。比如在歐洲北海地區作業可能需要在浮標處卸貨,這將需要不同的船舶設計。“然后,我們還要關注船舶本身的排放問題。在運輸二氧化碳時排放二氧化碳公平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此,二氧化碳運輸船要考慮氨或氫作為其燃料。這是整體減排和船舶設計的一部分。”
Michael Joos說:“在我看來,未來5-10年內,二氧化碳運輸船的技術標準化將發生轉變,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工業和航運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為你推薦
七O八所研發設計全球最大艙容液化氫運輸船船型發布

在日前舉行的2024國際氫能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O八研究所發布2型液化氫運輸船設計方案,引發與會者的強烈關注。...
2024-04-19 15:35:25
HGK Shipping推出液氨/LCO2運輸船新設計

德國領先的內河航運公司HGK Shipping日前透露,計劃為歐洲水道建造一種新型液氨和液態二氧化碳(LCO2)運輸船。...
2024-04-18 20:16:30
七O八所自主研發設計大開口多用途紙漿船再獲批量訂單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自主研發設計的8 2萬噸大開口多用途紙漿船獲挪威船東高度青睞,再獲得批量訂單,首制船計劃于2027年交付。此前,該船型2023年已獲得Grieg船東4艘設計訂單,得到船東高度認可,彰顯了這一明星船型良好的市場影響力和應用場景。...
2024-04-18 20:03:39
全新換代!上船院設計多用途船獲DNV認可

4月17日,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的12600噸多用途船OCTOPUS 12 6(HL500)和12000噸多用途船OCTOPUS 12正式獲頒挪威船級社(DNV)原則性認可(AIP)證書,標志著上船院12000噸級多用途船迎來了全新的綠色化和智能化換代。...
2024-04-17 19:08:43
上船院獲頒DNV國內首張船舶網絡安全AIP證書

4月15日,挪威船級社(DNV)為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頒發了國內首張船舶網絡安全原則性認可(AiP)證書。這也是DNV全球首張針對油船的網絡安全AIP證書,標志著上船院在船舶網絡安全設計領域取得了實質突破。本次認證同時滿足國際船級社協會(IAC...
2024-04-16 18:21:38
上船院再獲6艘12000噸多用途船設計訂單

日前,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12000噸多用途船OCTOPUS 12再獲新訂單。...
2024-04-09 15:31:07
708所獲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大型集裝箱船新能源改裝設計合同

4月2日,上海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中遠海運重工)與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舉行了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及大型集裝箱船新能源改裝設計合同簽約儀式。...
2024-04-03 19:35:19
超120艘!上船院自主研發第二代散貨船獲批量大單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的第二代“DOLPHIN 64”散貨船再獲批量建造訂單。至此,上船院該船型在多個船廠已生效訂單120余艘,不僅再次展現了上船院DOLPHIN散貨船研發設計的品牌實力,也為航運市場實現低碳發展貢獻了值得信賴的“中國方案”。...
2024-04-02 16:57:52
民船中心聯合美國船級社舉辦船舶可替代燃料研討會

2024年3月28日,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簡稱民船中心)聯合ABS船級社在青島共同舉辦《船舶可替代燃料研討會》,與會約40名船東、船廠、設計院技術專家共同探討面對日益嚴格的IMO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船用可替代燃料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法律和規范也在逐步完善,綠色低碳 ...
2024-04-02 08:04:52
手持訂單全球第一!上船院研發LPG/液氨運輸船連續接單

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的兩型最新款液化石油氣(LPG) 液氨運輸船,以其卓越的設計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歐洲船東慕名紛至沓來。...
2024-03-28 09: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