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再“中招”!特朗普瘋狂發動最后的打壓
“南海二號”鉆井平臺
再有幾天就將離任的特朗普政府再次對中國及大型中國企業發難。在美國商務部最新的一份以“在南海地區威脅鄰國”為由針對中國企業的“黑名單”中,中海油“再次”成為了美國制裁的最新受害者。
中海油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此前已列入“中國軍方企業”名單
1月14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油)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原因是該公司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幫助中國在南海恐嚇鄰國”。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中國在南海魯莽又好戰的行為,以及為其軍事化努力而積極推動獲取敏感的知識產權和技術,是對美國國家安全和國際社會安全的威脅。中海油充當了中國軍隊恫嚇鄰國的惡霸,而中國軍方繼續受益于政府的軍民融合政策,以達到惡意目的。”
美國商務部的聲明指責:“中國在2013年以來一直在迅速修建人工島礁,使中國在南海有爭議的前哨站軍事化,損害了美國在該地區合作伙伴的主權權利。中海油多次騷擾和威脅南海地區的海上油氣勘探和開采,目的是提高感興趣的外國合作伙伴(包括越南)的政治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美國國防部曾將中海油列入“中國軍方企業”(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名單中,根據《國防授權法》,美國總統有權針對這些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采取制裁措施,包括禁止美國投資者持有或交易名單中企業的股票及債券。
圖:來源于美國國防部
2020年12月4日,中海油回應稱,“美國國防部基于虛假和不實信息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列入“與中國軍方關聯企業”名單,我公司對此感到震驚和遺憾。作為中國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中國海油既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產物,也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從1982年成立之初,中國海油就與包括美國石油公司在內的許多中外公司進行著“互利共贏”的友好合作,幾十年來為人類更美好的生活共同貢獻著能源與財富、信任與進步。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措施應對各種挑戰,中國海油將在更高水平開放合作中,實現公司更高質量的發展。”
據了解,“實體清單”是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對涉嫌從事傷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個人、組織或企業出口、轉口或轉移美國《出口管制條例》所涵蓋的商品而實施限制的一種工具。美國商務部稱,這些企業或個體要從事相關的商業活動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
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曾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總計77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就有多達59家中國企業、高校和個人,中國船舶集團成為“重災戶”,下屬25家核心科研機構和3家船廠遭制裁。根據美國商務部當時的公告,這些實體和個人存在所謂“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為,其中就包括“在南海島礁支持軍事化和非法海洋主張”。
炒作南海議題,美國將對中國企業個人和家屬實施簽證限制
1月1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題為《保護與維持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南中國海》的聲明,宣布美國就南中國海問題采取更多行動。蓬佩奧透露,美國將對中國個人實施簽證限制,包括國有企業的高管、解放軍海軍官員等,因為他們“涉嫌參與在南海有爭議地區大規模填海、建設或軍事化,或脅迫阻止其他東南亞國家開采南海近海資源”。另外,根據聲明,他們的直系親屬也可能受到這些簽證的限制。
蓬佩奧在宣布制裁時表示:“美國與尋求捍衛自己主權權益的東南亞國家站在一起,這符合國際法。我們將繼續采取行動,直到我們看到中國停止其在南海的脅迫行為。”
外媒認為,距離美國新總統拜登1月20日上任僅剩數日,特朗普政府的這些舉動將進一步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不過拜登過渡團隊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關于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表示,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開展設施建設,部署必要的國土防御設施是完全正常的,這是國際法承認的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常權利。去年7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駁蓬佩奧關于南海的一系列說法,稱中國一貫嚴肅認真履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從未擴大自己的主權聲索;“我們要告訴蓬佩奧,南海不是美國的夏威夷。如果少數美國政客試圖把南海攪渾,地區國家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會答應。”
另外,談及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汪文斌也在去年12月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不斷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進行打壓遏制。這是對自由貿易規則的嚴重破壞,是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也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人民福祉利益的嚴重損害。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給予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公平待遇。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為你推薦
伊以角力牽動中東局勢,長榮海運客戶迅速簽署美線年度合同

航運界網消息,長榮海運在上周舉行的“法說會”上表示,鑒于以色列-伊朗角力牽動中東局勢,意味著紅海危機將持續到第二季度,由于這可能導致運價持續上漲,其客戶已迅速簽署跨太平洋航線年度合同。...
2024-04-22 19:25:47
120艘新造船!比利時船東的“綠色帝國”

2024年2月1日,比利時油船船東Euronav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當年的未經審計財報。2023年四季度,Euronav實現營業收入2 7億美元,同比減少26 4%;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4 8億美元,同比增長50 3%;稅前利潤4 1億美元,同比增長74 6%...
2024-04-21 20:44:41
太平洋航運:一季度船隊TCE保持穩定

航運界網消息,香港上市的太平洋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太平洋航運”,02343HK)于4月18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運營數據。...
2024-04-21 20:40:48
挪威船王買入International Seaways股票獲利

航運界網消息,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通過購買油輪船東International Seaways的股票,又大賺了一筆,眼光和財技十分了得。...
2024-04-21 20:38:51
希臘船舶管理公司Heidmar收購香港LBSM

近日,希臘聯營池運營商和船舶管理公司Heidmar宣布,隨著Landbridge Ship Management(以下簡稱 “LBSM”)的加入,公司已拓展服務至技術管理領域。
...
2024-04-19 19:31:28
太平船務預計2024年仍將保持盈利

航運界網消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太平船務(PIL)首席執行官Lars Kastrup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3年公司在每個季度都實現了盈利,并預計2024年仍將保持盈利。...
2024-04-18 20:19:26
太平船務加入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提升航運數字化標準

2024年4月18日,為推動集裝箱航運業的標準化和數字創新,太平船務正式加入非營利組織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 (DCSA)。...
2024-04-18 17:44:30
太平船務與中國船級社簽署合作備忘錄

4月15日,太平船務與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CCSWR)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進航運脫碳進程。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首席執行官高瑞澤以及中國船級社總裁孫峰出席并見證簽約儀式。太平船務船隊總經理吳鐘漢、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甘少煒進行簽約。...
2024-04-18 17:43:15
超8億元!赫伯羅特首批5艘大型集裝箱船改為甲醇動力

聯手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船東Seaspan,德國集運巨頭赫伯羅特計劃將首批5艘大型集裝箱船改為甲醇動力。
...
2024-04-18 06: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