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艘超150億!又一家航運巨頭下單造船加速擴張
在去年宣布開啟千億級船隊投資戰略之后,韓國國有航運巨頭HMM正加速落實擴張步伐,啟動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新造船招標,計劃投資150億元訂造12艘雙燃料大型集裝箱船,推動環保船隊建設并加快戰略擴張進程。
12艘超150億!HMM將在韓國三大船企訂造集裝箱船
據外媒報道,HMM已經向韓國三大船企HD現代集團、韓華海洋、三星重工發出了招標書,要求三家船廠就6+6艘13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進行報價,預計合同金額為2.91萬億韓元(約合21億美元、151億元人民幣),單船造價約為1.75億美元(約合12.57億元人民幣)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13000/14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新造船價格約為1.7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82億美元下降3%。
這批新船的報價截止日期在8月底。消息人士稱,HD現代集團對這一項目“興趣濃厚”,目前,HD現代集團旗下HD現代三湖正在為HMM建造5艘8548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其中2艘計劃在今年交付,3艘在2026年交付。
這將是HMM最近兩年來的首份集裝箱船訂單。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HMM上一次訂造集裝箱船是在2023年2月,當時該公司在HD現代三湖訂造了7艘8548TEU甲醇雙燃料船,同時還在HJ重工(原韓進重工)訂造了2艘9000TEU甲醇雙燃料船。而在之后的兩年半時間里,HMM訂船重心轉向汽車運輸船、多用途船和化學品油船。
韓國造船及海運界表示,在全球海運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船隊運力結構性供過于求的形勢下,HMM此次訂船是通過環保、智能化轉型躍升為世界頂級海運公司的長期戰略的核心步驟。
今年下半年,全球集裝箱船市場供過于求的壓力正在加劇。據英國航運咨詢機構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MSI)的預測,今年全球船隊運力同比增長6.5%,但需求增長僅為3%。在中美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運費弱勢等因素相疊加的情況下如何維持整體收益,已成為全球海運業界面對的課題。
據了解,HMM是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其前身是1976年由現代集團創立的亞洲商船(Asia Merchant Marine),于1983年更名為現代商船(Hyundai Merchant Marine),2020年更名為HMM。由于在行業不景氣時期累積巨額虧損,HMM目前由韓國國有機構接管,其第一、第二大股東韓國開發銀行(KDB)與韓國海洋商業公司(KOBC)均為國有。
根據Alphaliner的最新數據,目前HMM旗下船隊運營86艘集裝箱船,其中包括66艘自有船舶和20艘租入船舶,總運力約94萬TEU,排名全球第8位。同時,HMM還有7艘集裝箱船正在建造,總計約60740TEU,占其現有運力的6.4%。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HMM是全球前十大集運公司中,手持訂單最低的企業,也是唯一一家手持訂單不足10萬TEU的企業。與其同屬于卓越聯盟(Premier Alliance)的陽明海運和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今年均在訂船擴張。
其中,陽明海運近期敲定了去年年底宣布的新一代船舶構建計劃全部13艘新船訂單,包括日本今治造船建造6艘8000TEU甲醇燃料預留集裝箱船,以及韓華海洋建造7艘15000TEU雙燃料LNG動力船。
ONE于今年6月在HD現代重工蔚山船廠訂造8艘159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去年,該公司還曾在江南造船和揚子江船業下單訂造多達22艘13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持續擴張船隊。
HMM斥巨資擴張,目標到2030年集裝箱船船隊規模130艘
據分析,HMM此次批量訂造集裝箱船,是由于此前收購韓國SK海運(SK Shipping)的計劃告吹,已將戰略調整為擴充自身船隊的方向。
此外,為了確保到2030年集裝箱運輸業務的競爭力,HMM已經制定了規模達12.7萬億韓元(約合91億美元、653億元人民幣)的集裝箱船訂造計劃,計劃到2030年為止,將集裝箱船增加到130艘155萬TEU。
去年9月10日,HMM發布2030年投資戰略,宣布到2030年總計將投入23.5萬億韓元(約合170億美元、1245億元人民幣),用于提高環保船隊競爭力和擴大綜合物流服務。特別是將投入16.6億韓元(約合120億美元、880億元人民幣)擴充集裝箱船和散貨船船隊。
其中,HMM計劃投入11萬億韓元(約合80億美元、583億元人民幣)擴充集裝箱船隊,目標到2030年將船隊規模擴大到130艘155萬TEU;以此確保全球箱船船隊運力前7的位置,強化與全球海運企業競爭的基礎。
從目前86艘94萬TEU的現有船隊以及7艘60740TEU的手持訂單規模來看,HMM想要實現2030年的增長目標,需要再新增37艘船總計67萬TEU運力。
與此同時,HMM還計劃投入5.6萬億韓元(約合297億元人民幣),將油船和散貨船船隊規模從目前36艘(634萬載重噸)擴大到2030年的110艘(1256萬載重噸)。
此外,為了擴大綜合物流業務,HMM將投入4.2萬億韓元,用于建設符合集裝箱服務網絡擴張的新樞紐站及設施,計劃擴大現有港口樞紐站并追加確保主要據點港口樞紐站,通過進軍高收益的內陸物流基地業務、提供“端到端” 服務,確保進軍綜合物流業務的基礎。
今年年初,市場傳出HMM計劃收購SK海運、鞏固自身在韓國航運業地位的消息。據悉,HMM已于今年1月15日被確定為收購SK海運控股權的優先競標者,將收購SK海運旗下包括VLCC(超大型油船)、干散貨船以及LPG船在內的37艘船舶資產。該交易是HMM在其2024年發布的總額達170億美元投資計劃中的關鍵一環,旨在實現業務多元化,強化液貨與干散貨運輸能力。
不過本月初,HMM在證券交易所公告中確認,其收購 SK海運資產的談判已“最終破裂”。這一結果標志著HMM試圖通過收購擴展非集裝箱業務板塊的努力暫時受挫。
談判破裂的核心原因,被認為是買賣雙方在資產估值方面分歧嚴重。韓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HMM對擬收購資產的估值僅為SK海運控股股東——私募基金Hahn & Company心理預期的一半。
事實上,HMM在8月4日上午還曾發布聲明否認交易終止的消息,表示尚未收到關于“優先競標身份被取消”的正式通知。但就在當日晚間,公司發布更新公告,確認談判“最終破裂”。
2024年,在海運運費高企的市場基調下,HMM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均超過3萬億韓元,全年營業利潤率高達30%。數據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07萬億韓元(按年度平均匯率約合81.58億美元、58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3%;實現營業利潤3.5128萬億韓元(約合25.89億美元、184.3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500.7%;當期凈利潤則為3.7807萬億韓元(約合27.86億美元、198.36億元人民幣)。這也是繼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2021年和2022年之后,HMM歷史上排名第三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同時,該公司負債比率維持在21%的較低水平,穩健的財務結構得以延續。

為你推薦
再訂18艘!航運巨頭重返中國船廠

新加坡船東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在支線集裝箱船領域大舉擴張,繼此前招商工業金陵船廠的訂單之后,又在馬尾造船訂造最多18艘支線船。...
2025-08-10 22:07:31
8艘!兩家船廠獲希臘船東集裝箱船訂單

據貿易風消息,希臘船東Minerva Marine成為最新加入支線型集裝箱船訂造熱潮的船東。業內人士透露,這家由Andreas Martinos掌舵的公司已在中國兩家船廠初步下單訂造最多8艘1800TEU集裝箱船新造船...
2025-08-10 21:57:00
11年來首單!HJ重工將建LNG加注船

韓國HJ重工(原韓進重工)7月31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本國船東H-Line海運簽訂了一艘18000立方米LNG加注船(Bunkering Vessel)的建造合同,合同金額為1223億韓元(約合8760萬美元、6 3億元人民幣)...
2025-08-10 20:05:00
13億!新一代萬噸極地科考船簽約建造

7月29日,韓華海洋與韓國海洋科學技術院(KIOST)附屬極地研究所簽訂了韓國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正式建造合同,金額約2500億韓元(約合13 16億元人民幣),計劃在2029年12月底之前交付。...
2025-08-09 19:26:00
增至10艘!英國最大船東再訂混合動力SOV

挪威造船企業VARD已經接獲了來自英國最大船東和船舶運營商North Star公司的訂單,將設計和建造2艘混合動力的服務運營船(SOV)。...
2025-08-09 09:18:00
中國船廠成最大贏家!馬士基賭“氣”再下大單

繼地中海航運和法國達飛之后,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也將拋出重磅新單,計劃斥資約200億元訂造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憑借明顯的價格優勢,中國船廠有望成為這批訂單的最大贏家。...
2025-08-08 10:07:00
4艘16億!希臘船東簽下4年來首單

近日,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希臘航運公司Costamare重返集裝箱船新造船市場,宣布在中國船企訂造4艘3100TEU集裝箱船。...
2025-08-07 21:53:14
累計14艘!這家船廠再獲“老客戶”箱船訂單

近日,中船集團旗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聯合中船工業貿易有限公司,分別與亞太領先航運企業德翔海運(T S Lines)正式簽署4艘53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與ELBDEICH REEDEREI GMBH & CO KG簽署并生效2艘51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
2025-08-07 20:39:36
重返新船市場!韓國船東7年來首單花落中國船廠

時隔7年,韓國船東Kukje Maritime Investment(Kmarin)重返新造船市場,在韓通船舶重工下單訂造2艘21萬載重噸Newcastlemax型散貨船。...
2025-08-07 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