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把勁!給全球高端游艇產業來點兒中國元素
2025-07-25 19:12:33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我國游艇已出口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利潤主要集中在加工環節,增值空間有限;
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小批量高定制游艇配套大量依賴進口,抬高了整艇制造成本;
設計人員缺乏針對游艇產品的系統訓練和美學素養,原創設計能力普遍不足,缺乏自主品牌特色。
近日,在2025青島國際游艇大會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副秘書長鮑晶為我國游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招。
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從人才、制造、政策、標準、市場等多方面加大統籌力度,推動我國游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向低碳、智能、高附加值方向升級,為全球高端游艇產業競爭注入中國元素。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游艇產業具備從設計、制造到交付的全流程能力。瞄準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我國部分游艇企業已開展混動、電動推進系統的研發與應用試驗,探索綠色低碳技術在中小型游艇上的實際應用;同時,已經有部分自主游艇品牌在內河、水庫等環保要求較高水域試點投放純電動游艇,并取得初步市場反響。部分游艇企業還與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展開合作,為電動游艇探索更成熟的系統解決方案。
不過,當前我國游艇制造業發展也面臨著制造體系不完善、產業配套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偏小、集群效應不足,品牌認知有限、自有品牌力薄弱等諸多挑戰。目前來看,多數游艇企業規模較小,雖然游艇產量整體提升,但依然是企業分散、缺乏龍頭牽引,缺乏分工協作的產業生態。目前多數企業“單打獨斗”,未形成以整艇企業為核心、上下游緊密協作的現代制造體系,產業集中度與國際成熟市場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同時,本土游艇品牌國際知名度較低,國內企業大多以“貼牌生產(OEM)”代工為主,出口以貼牌生產為主,自有品牌面臨發展“瓶頸”。我國游艇已出口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利潤主要集中在加工環節,增值空間有限。我國游艇產業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缺乏系統的玻璃鋼工藝、內裝、機電一體化等方面的專業培訓,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難以保障,游艇所需的五金、軟裝、導航、動力系統等多為小批量高定制,大量依賴進口,抬高了整艇制造成本。
此外,我國游艇設計多由傳統商船設計人員轉型而來,缺乏針對游艇產品的系統訓練和美學素養,原創設計能力普遍不足,大量產品模仿國外樣式,缺乏自主品牌特色。在設計工具使用方面,尚未形成類似國外設計師“美術基礎+專業軟件”相結合的復合能力體系,難以滿足中高端市場對于外觀美感、內部布局和空間利用等綜合性能的高要求。
從政策方面來看,目前國內對游艇仍采取類似商船的強制檢驗制度,從設計、圖紙審核到建造過程全流程監管,流程繁瑣、周期長、靈活性差,難以滿足游艇個性化、多樣化、快速交付的需求。同時,我國對還8米以上私人游艇征收消費稅和車船稅。該政策制定于2006年,已難以適應當前國民收入水平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且起征標準偏低,將大量中小型入門級游艇納入“奢侈品”范疇,不利于大眾市場的培育和游艇消費的普及化。
針對當前我國游艇制造業面臨的挑戰,鮑晶建議,我國游艇制造業要完善設計人才培養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支持高等院校開設游艇設計相關專業或方向,鼓勵有條件的船舶院校增設游艇設計課程,強化美術基礎、空間布局、流體造型等方面的教育,形成集美術創意、船舶工程、三維建模等能力為一體的復合型設計人才體系;鼓勵企業聯合國內外設計機構共建游艇設計創新中心,引進國際先進設計理念,推動原創產品研發,提升整體設計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在產業建設方面,鮑晶建議,我國游艇產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制造端體系建設,強化產業協同發展,夯實現代化產業基礎,提升全鏈條競爭力;建立分工協作的產業鏈體系,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建設游艇產業園,在傳統船舶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構建游艇產業集群,推動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提升配套效率和規模效應;支持將游艇產業與文旅、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制造+服務”一體化的游艇經濟新生態,推動消費市場與制造能力“雙輪驅動”發展。
在政策方面,鮑晶建議,在確保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探索將部分私人游艇產品由建造過程檢驗轉向成品認證制,借鑒歐盟CE認證、北美ABYC標準體系,在船東簽署風險告知與質量責任協議的前提下,簡化審核流程、提升交付效率;對當前游艇消費稅政策進行評估修訂,將征稅起點從目前的8米適當提高,參考國際慣例按價格設定門檻,引導中小型游艇發展,推動游艇從“奢侈品”向“高端耐用品”轉變;探索對國產游艇消費實施階段性優惠政策,如購置補貼、貸款貼息、購置稅減免等,激發居民消費意愿,培育健康可持續的內需市場。
同時,鮑晶建議,我國游艇制造業還需要進一步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鼓勵行業協會聯合龍頭企業對標國際標準,加快制修訂一批覆蓋設計、安全、環保、性能等方面的中國游艇標準,推動我國游艇標準體系與ABYC、ISO等主流標準接軌;鼓勵游艇制造企業參加國際游艇展、行業論壇,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東南亞、中東等重點市場設立海外展示與售后中心,探索“海外設計+國內制造+全球銷售”的商業模式。
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與綠色消費理念的普及,游艇產業也面臨低碳轉型的壓力與機遇。鮑晶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游艇電動化發展納入綠色船舶發展規劃,參照新能源汽車支持路徑,在技術研發、產品準入、示范推廣、金融保險等方面予以相應政策支持,比如鼓勵企業研發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等新型動力系統,支持建設配套充電設施,建立電動游艇安全規范和技術標準,對試點企業給予財政獎補、綠色融資、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扶持等。

為你推薦
2025年上半年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市場份額保持全球領先

2025年上半年,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5年1-6月,我國造船完工量241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 5%;新接訂單量44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 2%。截至6月底,我國造船手持訂單量2345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6 7%。...
2025-07-21 10:40:41
目標3000億!福建省氫燃料船將有大單

近日,《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2025—2035年)》(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提出,重點推進綠色甲醇、綠氨在船舶使用...
2025-07-04 20:37:23
已超1000艘!還有大批訂單即將簽署?

6月27日,《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提出,提升船舶標準化專業化水平,有序推動內河船舶大型化發展;制定發布綠色智能等內河船型目錄...
2025-06-30 19:54:54
前5個月我國船舶出口超1430億

6月18日,海關總署發布我國今年5月進出口商品最新統計月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船舶出口590艘,同比增長6 7%,金額達301 5058億元,同比增長46 1%。...
2025-06-20 19:50:44
含核動力裝備!我國支持建設這一造船基地

6月20日,《船報》記者從第二屆中國(長興島)LNG船產業鏈發展大會暨2025年滬東中華供應商大會上獲悉,《上海市建設長興島世界級現代化造船基地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
2025-06-20 19:48:12
目標1000億!造船業是重點領域

近日,《遼寧省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實施方案提出,聚焦海洋經濟等領域垂直大模型訓練、應用、推廣,打造一批具備行業引領力的垂直大模型產品...
2025-06-16 20:37:30
350億!海南省爭創深海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日前,《海南省科技創新提質增效行動方案(2025—2027年)》(簡稱行動方案)正式發布。行動方案提出重點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深海科技服務業...
2025-06-03 19:49:01
3000億補貼!內河新能源船舶產業發展向好

今年4月底,全球首款采用PACK換電模式的內河標準化船型“河豚蔚藍01”號在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下水,標志我國內河新能源船舶產業發展又迎來一個里程碑時刻。...
2025-05-30 20:37:14
美國301調查下中國造船業迎韌性大考

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報告(301調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關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報告,充斥對中國不實指責。...
2025-05-26 20:09:01